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上市公司高管落马秀 > 正文
 

其实早有违规苗头 躲避高管蛀虫要靠自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13:03 广州日报大洋网

  新年迄今短短十几天,已相继有东方创业(资讯 行情 论坛)、浙江东方(资讯 行情 论坛)、东北高速(资讯 行情 论坛)和山东巨力(资讯 行情 论坛)的6名高管涉案情况被“曝光”。昨日又爆出开开实业(资讯 行情 论坛)原总经理张晨涉案,而张晨去年同时兼任三毛派神(资讯 行情 论坛)的总经理。

  6家公司7名高管相继涉案反映了市场监管的加强,但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现有机
制下股民更多要靠自己睁大双眼识别这些“高管蛀虫”。

  本报记者 杨欣

  昨日开开实业(600272)公告称,原公司总经理张晨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这已经是2005年以来涉案的第7名公司高管。业内人士认为,在现有机制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的情况下,股民“靠人不如靠自己”,要睁大双眼识别这些“高管蛀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股民都是直到公司高管被公告问题时才“猛然惊醒”,但是其股价已是一泻千里,损失无可挽回。

  “在现有制度下,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违规机会多,同时又没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股民只能是靠自己了。”一位券商人士直言不讳。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上市公司的涉案事件并非都是突发的。

  例如东北高速的上一任负责人在卸任之后携带巨款炒作期货,当时已经有媒体披露过;浙江东方在2001年由于公司治理存在问题被媒体披露。

  其实早有违规苗头

  此外还有中科健(资讯 行情 论坛)讯(000035)昨日披露有5亿多元对外担保未履行审批程序,也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大股东以及二股东所持公司法人股也被司法冻结。但实际上,有关公司高管同时兼任多家公司负责人,且这些公司均与上市公司有关联的情况已经被媒体多次曝光。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投资者密切关注一家上市公司的情况,应该能及早发现违规苗头,而不至于总是吃后悔药。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对投资者而言要及时远离问题公司,但高管出事也不等于公司的投资价值全无,还需区别对待。

  这也许只是序幕

  高管涉案情况的集中曝光,让人们明显感受到了2005年监管层的强硬和铁面。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这只是一个序幕,2005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问题高管落马。”但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股民认为对上市公司违规之后的处罚“远远不够”。“高管判多少年跟我们没有关系,股民关心的是损失谁来赔偿”。

  “上市公司高管频频违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司法手段滞后,法律上的惩罚力度不够,违规成本太低。”一位法律界人士对此直言不讳。去年开庭审理的东方电子(资讯 行情 论坛)一案则第一次引入民事赔偿制度。“以后在民事赔偿这方面还会得到加强,以提高违规成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开开实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