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新股发行施行询价制 > 正文
 

询价成本不应由散户买单 申购权划分严重失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00:02 北京现代商报

  元旦过后,首批询价新股即将登场亮相,尽管有消息称传说中的“中石油”、“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等超级航母股不会在第一批名单中出现,但市场普遍预期,新股闸门的重新开启将使股市雪上加霜。

  二级市场剧震已经在所难免,新股询价对普通中小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询价成本不应由散户买单

  毋庸置疑,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更多体现在二级市场当中,询价机制的确能够促使新股定位实现国际接轨,而估值体系的重新定位势必将打破二级市场原有价值体系,股市经历了3年的大熊市,普通股民手中原来已经深度被套的股票可能再度面临重心下移。

  去年下半年推出的深圳中小企业板块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有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新股询价的实施,机构将为中小企业板股票进行估值,目前挂牌交易的38只中小板股票的定位势必下移,持有中小板股票的流通股股东可能面临巨大投资损失。

  改革新股发行机制对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改革所付出的代价确实牺牲了二级市场现有股东的利益,而新股定价的参与者,也就是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新基金)却可以分享合理新股定位带来的投资收益。

  询价制度势必引发二级市场的剧烈震荡,随之而来的市值缩水应视为改革所付出的必要成本,在没有任何补偿措施的背景下,将改革成本通通转嫁流通股股东承担,显然有失公允。

  申购权划分严重失衡

  证监会发布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不超过20%或50%的发行数量向询价对象配售。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此举目的在于约束机构投资者的报价行为,防止报价的随意性,使询价结果更加合理。

  从A股市场14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新股历来都被视为投资金矿,除非在股市极端低迷的条件下,新股有可能跌破发行价,通常情况下新股都能给申购资金带来满意的回报率。新股询价实施后,接近一半的股份将由机构包销,等于给了机构一个稳赚不赔的聚宝盆。

  以往,为了扶持基金业的发展,管理层一度决定将部分新股直接转给基金实施配售,而这部分利润的构成至今仍然是基金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参与询价的机构同样获得了大比例配售权,显然盈利的天平在向机构倾斜。

  普通投资者一方面承担了定价体系变革给二级市场带来的巨大风险,另一方面也丧失了部分新股申购权,这样的买卖对机构显然更为划算。

  如果说C股放开对A股的冲击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那么新股询价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已经有了深刻体现!

  对于制度变迁带来的巨大冲击,千万普通股东恐怕只能默默承受。

  商报记者 李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询价制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