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失血 落实国九条重建资本市场体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2:43 证券导报 | |||||||||
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刘勘 去年初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被市场称之为“国九条”,其中心精神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积极稳妥推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注意保护普通投资者合法权利。现在如果进一步分解细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实际就是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市场,即将要登陆A股市场的中石油、中海油、建
-多层次市场建立 A股失血 与此同时,去年在深圳证券市场设立中小企业板,以及去年底公布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办理规则》,并在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两个市场的设立,可以称之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具体举措。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存在着巨大价格差异,其根本缘由就是一个有能够充分流动性的市场,另外一个没有充分流动的场所,受交易平台和交易范围不同的影响所造成的。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今年开始起用交易所的平台,进行更大范围的寻找买卖对象,虽然实行T+30的交易规则,但必定为增强非流通股份转让效率提供了可能条件。 由于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市场与流通股票市场A股相比,首先从规模上看:现在股票市场总市值达4万余亿,流通市值约1.1万亿,那么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市场就有3万亿左右,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市场显然大于流通A股市场,其次再看价格:目前非流通股市场平均每股净资产约为2.58元,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市场价格,估计围绕平均每股净资产值为轴心进行上下浮动,开始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时,因非流通股份牵涉到各行业部委、地方政府以及中央直属企业的有关国资部门报批的红头文件,这些繁杂手续将制约着转让业务的效率,可是经过几次转手之后,无论是在企业法人、社会法人、还是自然人手里,再进行非流通股份转让时其效率就会逐步加大,非流通股份在流动中有功能增强的作用,从而达到非流通股份在流动中增值和价格提高的目的。 加之流通A股市场价格远高于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市场价格,在资本趋利本性使然下,市场资金有自动流向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市场的潜在要求,容易造成流通A股市场资金“失血”现象发生,形成流通A股股票价格和价值重心不断下移。假如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市场,施行的T+30的交易规则被投资者接受和认同,在流通功能得到逐渐提升时,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市场和流通A股市场很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一种是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市场价格,随着流动性增强而使价格缓慢走高,另外一种是流通A股市场价格,在资金频频“失血”作用下,股票价格向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市场价格靠拢,当两个市场价格相差不大时,给解决非流通股份和流通股东的股权分置问题,本身就创造了接轨条件,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股份全流通,从而实现“国九条”精神中的积极稳妥推动解决股权分置,也清楚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上的拦路虎(股权分置),使我国证券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格局。 -落实“国九条” 重心下移为代价 去年监管层围绕“国九条”精神,陆续颁布一系列变革方案,先后出台了20余个相关配套措施,如废除通道制启用市场发行新股询价制,分类别表决制度,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分红措施,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转让规则等。由于制度创新的不确定性和政策基本面不够明朗化,导致市场各方资金不敢轻易进场接货,反而出货欲望较强,致使大盘振荡下滑,这种盘面指数重心不断下移的过程,可以说是逐步落实“国九条”的过程。是相关措施陆续出台,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准备资金的过程,如去年基金就新增资金1853.8亿,比过去5年总和还要多,再加上社保资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和QIFF资金,总体资金量是有增无减的。今年继续是推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方针,还增加了银行号基金的发行,为市场制度、组织、产品创新和运行机制接轨,准备大量有效的资金。 时间到了2004年底与2005年伊始,随着政策逐渐明朗化和措施落实到位,监管层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战略部署的轮廓正在日益清晰。针对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结构性的重大课题,监管层加强了长远规划和战略研究,对一些重大改革创新的利弊、条件、时机、和操作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和精心准备。2005年是落实“国九条”第二个重要年头,也是资本市场步入改革与发展的全面攻坚阶段。 我们已经加入了WTO,承诺2006年12月11日起,对外资金融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现在还不到两年的时间了,必须抓紧有限不多的期限内,首先整合好国内金融市场资源,清楚资本市场上的各种障碍,通过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症结,理顺资本市场发展格局,回归和发挥资本市场本身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争取尽快重建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体系,方好有条件和能力去迎接WTO的挑战。所以目前A股市场出现的阵痛,或者说长痛不如短痛,进行制度创新所需支付的成本和代价看来难以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