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股市牛熊之争 > 正文
 

主力机构反手做空 2005将是结构调整最剧烈之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 04:2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主力机构反手做空2005将是结构调整最剧烈之年

  2005年的股市开局令投资者沮丧。细查本周股市下跌之根源,似乎与主力机构反手做空密切相关。

  回顾去年11月份以来的主力机构行为,大致有以下脉络:冬眠-尝试做多-反手做空。首先,去年11月中旬主力机构在炒作垃圾股狂潮中进入冬眠状态。这期间蓝筹股很少出现在市场涨跌幅前列。其次,去年12月中旬,主力机构经常尝试做多,武钢股份(资讯 行情
)是核心品种,南方航空(资讯 行情 论坛)也被主力机构关注。最后,2005年年初也就是本周,主力机构再度反手做空,石化、化肥有色金属、航运等诸多板块的蓝筹股陷入困境。那么,机构主力为何做空?其持续做空的可能性有多大?在此背景下,今年的低点会否在岁初到来?

  三大因素推动机构沽空

  主力反手做空不外乎以下几种选择:一向管理层要政策;二要腾出资金备战一级市场;三欲规避周期性品种的风险。

  2005年询价制即将启动,市场盈利模式将改变,标志着真正的市场化发行正式启动。从各方的预期来看,新股发行将使一级市场产生10%左右的收益。因为从境外市场化发行的经验来看,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在10%至15%。目前有动向显示,基金对这块收益非常眼馋,而且志在必得,唯一的不足,是仓位太满,因而适当降低仓位,腾出资金,应对即将启动的询价制发行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新年的来临伴随着原油价格的巨幅波动,中石化调整了石油产品的售价。本周二,齐鲁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跌停,扬子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下跌9.33%,上海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下跌8.37%。事实上,周期性品种、包括煤电油运的下跌本来就是必不可免的,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将其排除在新核心股之外的重要原因。

  当然,近期市场部分蓝筹股发生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事情:或是被查,如伊利;或是被骗,如长虹;或是被突然加税,如山东铝业(资讯 行情 论坛);或是产品价格被调整,如齐鲁石化、上海石化受制于中石化调整成品油价格;或是原材料被停止供应,如沧州大化(资讯 行情 论坛)等等。可谓草木皆兵。

  蓝筹股下跌接近尾声

  但是,主力继续大规模持续做空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也是三条:

  一是要政策的动力已经没了,金融工作会议周五已经结束;二是腾资金之说有理,但是继续在1200点附近腾资金,风险收益比并不显著;三是周期性股票的回落在近期达到高潮,尽管尚难确定调整已经结束,但主要品种的主要下跌段已经完成了。

  事实上,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我们就开始提示“煤电油运”四大金刚被市场高估的风险;去年11月中旬,我们还特别针对煤炭股高估现象作了专门的评述,至今煤炭股指数已经下跌超过15%。随着“煤电油运”股股价的回落,我们认为这些股票的风险在降低,其主要的股票、主要的下跌段已经完成了。

  新年走势会比想象的乐观

  目前市场进入急速下挫的阶段,短期内市场存在下探1200点的可能。而1200点基本上是多数机构投资者认同的2005年的调整底线位置。沪综指会在1200点附近受到显著支撑。

  有投资者认为,开盘第一周的行情预示着全年走势。我们认为,这一说法欠缺说服力。我们认为,2005年的市场走势会比想象的乐观一些;当然,结构调整之剧烈也会超出人们的想象。

  三大应对之策

  建议投资者以三大对策应对当前的市场下挫:

  第一,无需对当前的调整行情恐慌。周二收盘沪综指已经处在1243点的位置,其对应于1200点的空间仅为3.5%。我们认为,近期正是系统性机会形成的时候。系统性风险的后面正是系统性的机会。正如我们去年年底预测政策应对错乱将导致系统性机会的产生,目前正其时也。

  第二,2005年肯定将是结构调整最剧烈的一年。所以,对劣质股票应该果断抛弃,不要心存幻想;相反,优质企业的股票应当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核心。

  最后,关注四大板块机会。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机会,具体可留意南方航空、博汇纸业(资讯 行情 论坛)、晨鸣、万科(资讯 行情 论坛)和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二是关注3G投资机会,其中中兴通讯(资讯 行情 论坛)、大唐电信(资讯 行情 论坛)是具体关注对象;三是关注峨眉山(资讯 行情 论坛)、中金黄金(资讯 行情 论坛)之类的垄断资源类股票;四是关注上港集箱(资讯 行情 论坛)、东阿阿胶(资讯 行情 论坛)等行业垄断类股票。此外,有条件的投资者也可以关注B股和可转债的投资机会,其中B股宜关注万科B(资讯 行情 论坛)、晨鸣B(资讯 行情 论坛)、苏威孚B(资讯 行情 论坛)。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上海证券报 中证资讯 徐辉)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股市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