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三大因素令股市沉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5日 02:02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岁末将至,回顾2004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年初发布的国九条曾激起过市场满怀豪情与希望,但很快又被熊气团团包围,让市场再次饱受了自2001年以来的熊市煎熬。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即将过去的2004年又是一个无奈的投资歉收年。 按理说,2004年中国股市不该如此低迷。尽管宏观调控有一定的利淡影响,但一些核心指标显示,今年中国宏观经济仍然平稳快速地增长着。预计今年GDP增长可能会达到约9%,
确实,中国股市的诸多制度性安排引致了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要消解这些问题与矛盾,需要借助政府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中国股市中一些制度性安排的变革进程。国九条就是非常好的政策措施,但令人尴尬的是事与愿违。国九条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信奉政策效应的中国股市再次被政策深度套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政策措施的出台顺序、实施时机的选择及落实进程等安排与市场预期不一致 尽管国九条中一些条款已得到落实,但被市场视为国九条核心的股权分置问题却迟迟未见解决,由此让市场心存疑虑;其次,重大政策与相关配套措施之间不匹配,引起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以刚刚出台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办理规则》为例,市场预期这是一种变相的全流通,这使不少人担心后市会出现证券市场资金分流。从国九条出台后的落实情况看,国九条落实的先后顺序、实施的时机选择及重大政策的落实进程等安排,与市场预期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导致市场对于管理层的决心和国九条何时才能全面落实难以形成稳定而明确的预期。就这样,一项好的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并没有引起产生其应有的效果。市场把2004年中国股市持续低迷的原因部分归因于没有全面落实国九条。 二、问题券商与上市公司接连出现,也导致了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 今年以来,券商的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挪用客户资金和部分券商出现财政危机等事件频频曝光。与此同时,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及管理层利用对外担保与关联交易大量侵占或转移上市公司资金或资产的事件也不断涌现,但对上市公司的违法或违规行为的处罚又实在太少、太轻。如果说券商危机和上市公司接连出现,引发了相关公司股票的大量抛售行为,在客观上拖累了中国股市前进的步伐。那么对违法、违规事件的漠视、容忍和轻罚、纵容,则大大损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他们不断抛售离场,市场重心一再下移。可以说,2004年中国股市之所以会低迷不振,来自市场这方面的因素不容小觑。 三、在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之外,对目前中国股市的诸多认识存在偏差与误区,成为推动2004年中国股市不断沉沦的第三大因素 随着QFII的进入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日益强大,洋标准被引入中国股市,掀起了新一轮重估A股的运动。尽管这一运动严重忽视了中国股市历史与现实的发展进程,市场对这种估值方式本身的解释能力是否合理仍存有巨大争议,但拥有资金实力的QFII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还是主导了市场的话语权,并对中国股市产生巨大的影响。内外市场对于估值问题的不同看法所引起的争执,放大了市场的做空能量。如果不及时纠偏,那么这一影响还将在2005年得到延续。 综上所述,2004年的中国股市充满了苦涩与艰辛,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及认识偏差的因素,压得中国股市有点喘不过气,更是把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打到了冰点。然而,不破不立,深谙投资的人都知道,越是市场没有人气,就越接近大牛市的起点。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上海证券报 乐嘉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