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拯救股市 > 正文
 

股市的危机在于没有预期 校正已刻不容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 12:2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国债回购成为券商违规融资的“重灾区”,股市的持续下挫,给正常的国债回购循环带来巨大压力,违规国债回购“地雷”不断引爆,众多券商被紧紧扼住咽喉,踏上了恶性循环不归路。但寻求解决之道却充满了争议,不同利益诉求方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国债回购风险该如何化解?

  股市现状的确令人忧心忡忡。 步入熊市已历时三年半了,其间,下跌所带来的财富的
湮灭不仅仅只是一个巨大的、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可能是数千万投资者不堪回首的一段黑色经历,同时也使得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最终选择了远离股市。

  股市为什么会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诚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也有各自的解释,而且不同利益主体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利益诉求,给出的理由和解决之道也代表着各自的利益。然而,不管怎么样,我们的股市是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是要“先救人后治病的”,没有赚钱效应的股市导致了众多投资者的离开,留下来的要么是深套其中的投资者,要么就是不得不进入股市的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如果说没有赚钱效应是导致股市低迷的直接原因,那么导致赚钱效应缺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预期的不明朗,投资者对未来并没有一个可以预期的、较为清晰的把握。

  “市场预期未能得到有效明晰,相反,决策失误和反复却使得市场陷入更加混沌无序的境地。”这里的预期有很多种,既有对市场运行层面的预期,也有对宏观经济、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层面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对政策、制度变革的预期。而政策的失误和反复使得投资者对政策的判断屡屡出现偏差,直接导致了二级市场的亏损,此种情形屡次出现,投资者可选择的只有退出股市。

  政策是需要连续性的,但关于股市的政策却是不连续的、甚至前后矛盾的。如果说中国股市正在向公开、公正、公平的大方向前进,那么以股抵债等政策的出台却恰恰违背了这一方向,投资者对这类政策的出台如何预期呢?还有就是全流通问题,这一问题困扰股市多年,市场呼吁解决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但管理层一度却将之“巧妙利用”,借“减持”之名去充实社保基金,结果是市场买了单。其后,关于全流通问题的政策反反复复,管理层对解决的时间、步骤避而不答。诚然,全流通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利益确实太多,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但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却是必要的,一方面显示了管理层对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也给投资者有一个较为明晰的预期。

  今年 1 月底出台的“国九条”曾经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但只有预期却少实施,使得市场的预期成为空中楼阁,最后连这点预期也没了。

  韩志国先生认为中国股市正在步入全面的危机,校正制度走偏已经刻不容缓,的确,只有制度的矫正才能带来预期的明晰,中国股市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北京 王 延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