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利润奶牛后 大飞距业绩变脸还有多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17:22 《财经时报》 | ||||||||
飞乐股份的应收款项出现巨额坏账的可能性极大,一旦飞乐股份加大应收款项的计提比例,无疑将会导致公司业绩的剧变…… 张彤 正当人们的目光还聚集在飞乐音响(资讯 行情 论坛)(600651)与清华系之间的收购
飞乐音响一直被市场人市视为飞乐股份的利润“奶牛”。 此次较低的持仓成本加上飞乐音响目前不俗的涨幅,飞乐股份此番又将是获益匪浅。然而在卖掉飞乐音响这只“奶牛”之后,一直隐藏在飞乐股份身上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多年不亏全凭投资收益 2004年12月15日,飞乐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将所持有的1772万股飞乐音响全部出售。按照飞乐股份以往出售飞乐音响股份时的收益情况粗略计算,飞乐股份此次出售飞乐音响获利应在6000万元以上。 近些年来,通过出售飞乐音响获得的收益一直是飞乐股份利润的最主要来源。2001-2003年,飞乐股份的净利润分别为7805万元、1530.9万元和2159.7万元,而公司同期因出售飞乐音响获得的收益就分别达8976万元、2964万元和3663万元。可以看出,若不是凭借出售飞乐音响带来的收益,飞乐股份恐怕早已连亏3年了。 问题由此而来,在今年将飞乐音响全部抛售之后,飞乐股份明年的业绩靠什么来支撑呢?而更大的问题是,目前飞乐股份的财务状况存在着严重的隐患,那就是目前公司的资金大量外流且存在较大的坏账可能。 应收款项隐患超亿元 截至2004年9月30日,飞乐股份的应收款项期末余额已经在7亿元左右,而飞乐股份对这些巨额的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却明显偏低。 以飞乐股份2004年半年报时的数据为例,截至2004年6月30日,飞乐股份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总额为13607万元,按照目前其他上市公司普遍实施的标准,对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至少应计提50%以上的坏账准备,即计提金额应在6803万元以上。然而实际上飞乐股份对这13607万元的应收款项仅仅计提了680万元的坏账准备,少计提6000万元以上。 既然计提的坏账比例如此之低,是否意味着飞乐股份能够安全收回这些欠款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们不妨先来看下面这样一组数据。 在2001年时,飞乐股份账龄在3-5年的应收款项为6436.93万元,账龄在5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为2244.3万元,而从2001年至今,飞乐股份账龄在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一直有增无减,因此可以判断,在目前飞乐股份3年以上的13607万元应收款项中,有6000万元左右的款项账龄可能已有6-8年,有2000万元左右的款项账龄很可能已经超过了8年。 由此看来,飞乐股份的应收款项出现巨额坏账的可能性极大,一旦飞乐股份加大应收款项的计提比例,无疑将会导致公司业绩的剧变。而目前飞乐股份数亿元的不良存货也很可能会成为导致公司业绩突变的不良因素。 数亿元不良存货成潜亏因素 在目前飞乐股份的存货中,有1.173亿元的开发成本。公司半年报显示,这1.173亿元的开发成本是浦东花木星辰苑项目,而该项目的开工时间居然早在1993年,竣工时间在2003年,也就是说,这个项目竟然开发了10年才于去年竣工。飞乐股份2003年年报显示,该项目在2003年为飞乐股份带来了2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但该项目的销售毛利率竟然为负,这意味着这个耗费10年时间建设的地产项目在建成后,其销售价格竟还不足以弥补其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年初时,飞乐股份存货中的开发成本为1.179亿元,而到了2004年中期,该项开发成本仍达1.173亿元。这意味着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该项目仅仅销售了60多万元。去年销售亏损,今年销售几乎完全停滞,这个耗时10年时间建成的地产项目会不会成为飞乐股份今后发展中的隐患呢? 而在飞乐股份的存货中,还有1.47亿元的产成品非常令人怀疑。我们发现,从2001年至今,飞乐股份库存中的产成品的金额一直在1.40亿元左右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公司对这1.40亿元左右的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多年来也一直没有太多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目前公司库存中的这1.47亿元产成品很可能早在2001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那么这1.47亿元的产成品究竟是什么,为何存在了这么多年不见公司的说明,这是否是飞乐股份的又一重大隐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