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启动QDII破金融危机之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14:45 第一财经日报

  丁一

  最近,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认为,内地的储蓄已累积相当庞大的数额,加上外资不断流入,因此国际收支账上需要“泄洪”(即把资金调配及中转为投资),否则会危害国内的金融稳定及带来巨大的管理困难。

  对此,我深以为然。目前国内的经济就是一个资金的大水库,在发展中国家,引入或储蓄更多的资金是该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比如说,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及民众储蓄都是为了有更多的资金在国内投资。但是,当国内居民的储蓄存款越来越多而又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时,当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国外资金大量流入中国时,国内经济中的资金也就会水满为患了。

  目前,国内资金的水满为患,政府早已察觉,并从今年以来已作出不少改进之策。2004年2月,国务院已批准中国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资计划;今年8月起,内地保险公司也可投资部分外汇资金到海外市场;从11月起,人民银行亦允许在规定的范围内把个人的合法财产转移海外。加上央行准许从2005年1月1日起,把个人可携人民币出境的金额由6000元提高至2万元。这些措施都表明了政府已认识到,把国内过多的资金引向海外,以便加快资本流出步伐很有必要。

  但是,一方面资金的增长及外来资金的流入过快,另一方面资金“泄洪”的渠道太窄,这就使得积聚的资金越来越多。如果这些越来越多的资金能够进入急需发展的地方,如农业、社会保障、教育及居民可买得起的房地产业,那么或许就能够找到一种大量资金“排洪”的渠道。但是这些地方及行业投资收益并不如预想的那样高,要想让这些资金进入并非易事。当然,如果股市发展较好,民众的储蓄存款、流入的资金也应该是有一个好的去处,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如人们预想的那样好。

  当然,大量的资金并不仅是持币等待投资机会,而会主动地寻找有投资机会的地方。近年来,国内有些城市高中档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除了国内银行信贷有力支持外,与国内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也有关。但如果让大量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炒作房价,这可能如股市一样,把房价炒得很高,吹起泡沫。

  如果这些房子炒作者是用自己的钱在炒作,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炒作的风险会分散在不同的炒作者手中,他们要获得高收益就得承担高风险。但如果炒作者借助银行的资金来炒作房子,那么问题就来了。房产市场一旦出现危机,就有可能把这种危机转到银行来承担。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与1997年亚洲金融(行情 论坛)危机爆发,就是房地产炒作最后泡沫戳穿的结果。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此有更多的警觉。

  当然,对于这种金融危机的警觉一方面在于如何来判断房地产的态势;另一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为积聚的大量资金寻找好的流动方式。如果资金流动有好的方式,再加上政府的有效监管,那么国内一些市场或行业,要想把泡沫吹起来是不容易的。那么,这种适合的方式在哪里呢?

  对于国内大量聚积的资金“泄洪”,最好的方式并非仅是扩大库容,并非仅是加固水库的坝身就可达到目的,因为这样做是十分有限的。最好的方式还是修建适当的“泄洪渠道”,即在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既有国际资金流入的渠道,也有流出的渠道。

  这几年来,对于资金流动性问题,由于受发展中国家传统的资金最为稀缺观念的影响,多数人都认为资金流入是好事,而资金流出就不好了。比如,QFII(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是资金由国外流入,其推出很快就成行;但是QDII(合格内地机构投资者)是资金流出,对此只要稍有动静,立即就有人出来反对。

  其实,面对国内聚积的大量资金,面对预期人民币升值的外国资金大量流入中国,以QDII的方式修建国内资金流出的“泄洪道”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早已十分自然了。因为,建立QDII不仅能够形成资金进出有秩序的双向通道,而且也让资金的流动有平常性通道。当需要资金时,可以通过这种通道进入国内市场;如果资金过多,又可以通过该渠道流到国外,减少国内金融危机之压力。

  还有,QDII的推出,不仅可以让蓄积的大量资金寻找到好的投资机会,提高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也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弱化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方式。因为,在正式的QDII通道下,一是资金的流动会向收益高的地方流;二是有了正式的资金流动渠道,一定会减少以往地下渠道资金的流动、降低资金流动的成本与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那些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也不需要流入内地市场,只要进入H股就可以分享到人民币升值成果。

  再就是,截至今年11月底,香港股市市值已达6.6万亿港元,内地企业占三分之一,约1.9万亿。今年内地企业上市集资额达到710亿港元,占上市集资总额75%。因此,只要进入香港的H股就能够分享到人民币升值的成果。而且,香港的H股也是这些资金“泄洪”的最好地方。

  总之,QDII推出已是水到渠成的时候了,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因势利导,顺应其国内外经济发展之趋势,稳妥地推出该政策。这样,不仅能够为了大量热钱寻找一种好的投资渠道,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能够促进香港的H股繁荣与发展。当然,QDII的推出一定要制度先行,在有序的严格监管下进行。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