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也该果断出手 活跃股市少不了赚钱效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11:13 证券时报 | ||||||||
□夏添乐 2001年初,笔者在上海浦东张江购买公寓的时候,上证指数犹如一面红旗在2000点上方高高飘扬。一年不到,房价开始直线上升,当初买的公寓如今已上涨1.5倍以上。面对涨势如虹的上海楼市,已经买房的偷着乐;攥着钱的心急如焚。前几天有一位外地朋友跟我说,他看中上海中山公园附近的一套公寓,8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单价12000元,想买来做投
既然是朋友,我就他的投资愿望谈了谈我的看法。首先,买房如果用来出租值不值呢?8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价要100万,首付三成30万,装修及家具6万,按揭七成每月要付银行5000元。投入36万现金,月供5000而租金收入只有3000元,明显入不敷出。其次,2001年初本人买房子时,房价比现在低一半以上,而且可以享受两项政策优惠。一是买房入户,二是退税,如今这两项优惠政策早已取消。此外,以股票投资为例,其回报有两项,资本利差和红利所得。很多人认为红利所得才算投资,博取资本差价则是投机。如果用这个理论来衡量楼市,能以租养房甚至租金高于按揭贷款的是投资,靠博取房屋差价的就是投机。照此观点,如今的上海楼市已经没有投资价值,只有投机价值。 近几年的房价与股价可谓冰火两重天。2001年初,本人买房子时,上证指数在2000多点,平均市盈率50倍左右。如今房价已涨一倍多,而上证指数虽没有下跌一半,但平均股价已下跌一半以上,平均市盈率也只有20倍左右。从2001年7月开始,股市持续走熊,让越来越多的股民心灰意冷,很多股民账户已经成为“死账户”,没有股票买卖也没有资金存取。当年牛市时很多证券营业部散户大厅一位(座位)难求,如今却空荡荡。为什么楼市持续升温而股市不断走熊呢?分析起来也许可以写几本书,但对老百姓来讲,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这边厢,算上放大效应买房子可以在几年时间翻番;那边厢,大批股票的价格被“腰斩”,还有不少股票价格向净资产靠拢。赚钱效应没有见到,倒是亏钱效应吓坏了场内外的投资者,一些股民甚至发出“远离股市,远离毒品”这样的“誓言”。 今年初,在上证指数1600点附近时出台了“国九条”,随后有关部门还推出了一系列落实的具体举措,但市场好象对此并不怎么“感冒”,上证指数依旧在1300点附近徘徊。对广大股民来说,股权分置、分类表决、估值标准、市盈率水平等等术语太深,他们所需要的,恰恰是最最实在的赚钱效应。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港股从15000点左右持续下滑至6600点附近,缩水过半。面对股灾,香港政府没有因为实施的是市场经济而袖手旁观,毅然于1998年8月入市吸纳港股以对付外资大鳄,连续14日入市总共花去港元1181亿元。投资者在香港政府直接入市的鼓舞下变沽空为买入,一举扭转港股颓势,很快将恒生指数推升回万点之上。而香港政府在港股转暖之后决定以盈富基金的形式出售手中所持港股,至2002年12月,一共套回资金约1649亿元,加上港府决定长期持有约515亿元官股,香港政府入市不仅救市成功,而且赚取近千亿港元。实现了政府与投资者的双赢。 最近,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态,目前当务之急是扭转股市持续低迷的现状,使过低的股票价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给广大投资者以合理的回报,恢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当年,上海楼市低迷,上海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使上海楼市走了4年的大牛市;而香港股市陷入危局时,香港政府也果断出手,使港股转危为安;如今,A股市场已进入危局,响应“国九条”而入市的股民又有不少已经亏损,政府是否也该果断出手,把股市的赚钱效应做给大家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