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证监会之五:该说话时为什么失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 11:18 证券导报 | ||||||||
《证券导报》记者 伊言 2004年年内还会发新股吗?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象预测下一个交易日,股票指数是涨是跌一样难。 事实上,象中国股市中的很多问题一样,你只有猜。当然,不甘寂寞的高手还会分
而始作俑者,上海的一家报纸当时可是言之凿凿,既有接近证监会的消息人士透露,又有多家证券公司向该报记者证实此事。只是好事的四川媒体,却在查证后说四川的券商和北京的两大券商,都没有接到暂时停止上报材料的通知,弄得大家不知道该相信谁。 市场委实不知道该相信谁,因为真正知道情况的中国证监会,又一次失声!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传闻不少:“T+0”可不可能,中石油上不上市,印花税降也不降……市场不断心惊肉跳,但这些消息却象中国证监会本身一样,神秘得很,无法让人看清究竟。 为中国证监会想想,也是啊,市场传闻汗牛充栋,证监会要一一澄清,如何忙得过来?反正“钦定”的“指定披露”没有说过,市场人士说三道四,也就懒得去管! 但也不尽然,谁都有着急的时候,中国证监会也不例外。 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就对所谓高危券商名单,高调喝道:“有的媒体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散布所谓23家或63家高风险证券公司名单,这些不实报道严重干扰了证券公司的正常经营,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也极其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予以严厉谴责之外,“同时保留诉诸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的权利。”听话听音,这就明确否定了所谓名单的存在,也让市场踏实了一把。 但是马上又有媒体站出来说了:话虽如此,高危券商的存在也是毋庸置疑的,你就公布一份真实的名单如何?关于证监会澄而不清的议论,一时甚嚣尘上。 不知何故,中国证监会从此却又没了声音。市场再次在糊里糊涂中前行,不知道哪天又会冒出个南方证券,闽发证券抑或辽宁证券、汉唐证券之流! 其实说的冲动并不一定没有,不平则“鸣”嘛,尤其对造成相当影响的传闻,不可能充耳不闻。失声一定有失声的原因。 就象郎咸平教授前段时间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上,大喊几声后,有媒体奇怪中国经济学家为何集体失语。但不久,我们就看到科龙的顾先生,除在香港打起官司外,又带着一大批“经济学家”在北京集体驳斥郎咸平。声音之大,火药之足,不说山崩海裂,起码绕“国”几日。这说明,国内一大批经济学家早就摩拳擦掌,要说话了!当然,就这事至今也还有不少人沉默,一方面可能是别有隐情,一方面可能也是事不关己。 但在位的人,肯定不应该轻易沉默。就象失火了,消防队员必须出手;有人挑衅国家尊严了,外交部必得发言,否则,老百姓会问你是否涉嫌失职。 搜狐最近搞了一个“投资者调查”,有一个题目称,“您如果是亏损的,您认为最大的责任人是谁”?在“券商、基金、黑庄、咨询机构、证监会、宏观经济、自己”七个选项中,证监会以72%的高票当选! 这3万多参与投票的网民(投资者)怎么了?!不是说“股市有风险,投资宜谨慎”吗,不是说风险自担吗?真是岂有此理,怎么全推到中国证监会头上了? 针对此事,中国证监会是再演讲一次“投资者教育”呢,还是又一次沉默“失声”? 此前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