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企业年金潜入股市 > 正文
 

企业年金大战在即 券商悄然先行抢得先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07:58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2004年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企业年金通过券商进行投资的规模有较大升幅

  随着劳动保障部和证监会的《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中国结算公司的《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登记结算业务指南》的下发,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细则进一步明朗,市场预期企业年金入市指日可待。

  有望从中分羹的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近期纷纷摩拳擦掌以备战此次选秀,然而一直呼声较高的可能入选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证券公司在该通知和业务指南公布之后,却始终显得悄无声息。有投资者关心,难道证券公司愿意舍弃每年有近千亿增量的企业年金这块大蛋糕?

  实际上,券商在这场大战中早已悄然先行、抢得先机。

  早在2002年已经有证券公司接受地方企业年金的委托理财,如发展较早的上海企业年金中心就曾委托过包括申万、海通、银河在内的多家券商进行理财投资。而在今年4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后,券业又掀起一番企业年金理财的热潮,方式包括定向委托理财等。若干证券公司表示已与企业年金机构就年金投资达成合作协议。

  更有一些券商已经在为企业年金入市投资并以年金机构+券商名称的方式现身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

  2004年上市公司中报就显示,涉及企业年金中心的重仓投资有26只股票和可转债,其中通过券商来进行投资的达到16只,这涉及到8家券商。如果考虑上未通过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显示出来的隐性持股因素,那么可能会有更多的证券公司在为企业年金做直接的证券投资,同时企业年金机构也很可能将相关的财务顾问、账户管理等业务交由合作时间较长的证券公司来操作。按这样考虑,在企业年金大战中,实际上证券公司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占得不少先机。

  再通过与2004年上市公司三季报相比,可以发现,企业年金中心重仓24只股票和可转债,进行投资而涉及到的券商增加至10家。其中新面孔有世纪、国信和东方,而企业年金中心通过原来上榜的光大、银河等券商而持有的股数都大幅飙升,表明企业年金通过这些券商进行投资的规模有较大升幅,事实上证券公司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生意在暗中扩大。

  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证券公司不像以往要做足预演才开始动真格的,多数券商都是打着先拉来客户、做成生意、再宣传不迟的算盘,这使得此次的企业年金争夺战由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唱了主角。专业人士表示,证券公司能够先争取到某些企业年金客户,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证券公司由于委托理财的关系,动手较早,客户基础比较好。

  随着基金和保险公司持续的企业年金研究的进行,多家基金公司成立专门的年金部,这必然会分流一部分客户,因此尽管券商有先行优势,但仍需在管理模式和营销上开展更进一步的工作。上海证券报记者曹翊君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