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盯眼前利益 不要把股灾风险留给子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3日 14:13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李学宾 股指与科技齐飞,大盘共微软一色。 资金何以敢对微软概念放手一搏而对利好政策熟视无睹?难道微软的公司信誉竟然高于政策背后的政府信誉?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萧条,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繁荣。上市公司大都有过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经历,投资者们也曾有过“长安一片月,万户倒股声”的痴情。但是冲过独木桥的企业大多反复演绎“一年富,二年平,三年穷”的怪圈,痴情到底的投资者大多数等来的是惨遭套牢的宿命。上市公司并没有因为上市得到发展的契机,反而举步维艰,投资人并没有因为承担了高风险而获取应有的回报,反而满盘皆输。证券市场设立13年以来,上市企业的直接融资额在9000亿元左右,而投资者为此付出的直接成本大概在25000亿左右,13年股市,上万亿财富逝者如斯,究竟留下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毋庸置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将解决股市问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辟新资金入市渠道更是大刀阔斧,但是面对眼前层出不穷的公司黑洞,面对未来虎视眈眈的超压扩容,面对“国九条”被套,他们又怎能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要政策不是致力于化解市场的内生性风险,再多的利好也只能是缘木求鱼。 有人说发展中解决问题,发展是硬道理,笔者双手赞成。又有人说,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起来,要相信后人的智慧,笔者绝不敢苟同,只听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从来没听过前人烤火,后人拾柴。按照这种理论,中国股市的问题就会代代相传,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政府就摆脱不了反复救市反遭套牢的尴尬,而且随着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张,解决问题的成本必将日益提高,尤其是在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甚至银行资金深度介入市场后,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更是难以想像,一旦发生股灾,后果不堪设想。 时下的当务之急是政府必须取信于民。年内新股停发的消息并未得到证实,但笔者希望它是真的,因为市场需要休养生息,政府更需要时间从容地解决股市积弊;印花税下调的传闻未遭辟谣,笔者同样希望它是真的,笔者甚至奢望,国家可以用历年征收的印花税去成立投资者权益保护基金,对部分投资者因上市公司舞弊造成的损失给以先行赔付,也可以用来组建市场平衡基金维护市场稳定,消除未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给市场造成的冲击。政府真要救市,就不要盯着眼前的利益,更不要使风险后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