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开T+0是饮鸩止渴 二级市场患上了利好狂想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 10:50 中国经济时报 | |||||||||||
-财经分析-本报记者 张炜 二级市场如同患上了“利好狂想症”。一边是市场对管理层出台的利好反应麻木,另一边市场上却在传播着更多的利好猜测。前些日子沪深股市成交低迷,10日开始放量上涨,重开T+0也成为又一条利好猜测传闻。
据某媒体报道,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协调下召开的16家券商研讨会上,讨论了三个方案的可行性:其一,恢复交易所T+0交易制度;其二,允许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其三,确立做市商制度。上述三项利好只被券商看好其中的一项,即恢复T+0交易制度得到了券商的一致赞成,与会者估计在一个月内就该获得实施。 对于被券商如此看好的T+0交易,老股民一点也不陌生。1996年以前,我国股市一直采用T+0的交易制度。T+0与T+1的差别,是T+0交易更加投机,允许同一笔资金在一个交易日内买进卖出多次,而T+1必须到第二个交易日才能抛出股票。支持实施T+0交易的理由,是活跃市场交投及给予及时纠错机会。投资者买进某只股票后,若认为自己的判断有误,可通过T+0进行及时纠错。不过,这种纠错机制本来就有争议,更多的投资者可能越纠越错。至于券商为何想恢复T+0,无非因为更活跃的交投能创造更多的经纪业务收益。较之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和做市商制度,T+0交易带来无风险收益,自然“三项利好只被券商看好其中的一项”。 可又有谁能保证重开T+0对证券市场发展整体有利呢?记得1996年取消T+0时,当时引用的国外例子称,许多国家的证交所实行的甚至是T+3或T+5。再回想一下当初为什么要改T+0为T+1?用国泰君安专家的话来说,T+0交易制度“缺点在于市场过度投机则会引起价格的过大波动,对稳定市场非常不利。因此,为了防止过度投机和价格波动,1996年改T+0为T+1。”显然,目前证券市场发展的瓶颈不在于缺乏投机,市场中不乏“涨停板敢死队”。真正的瓶颈问题是投资价值和市场信心,刺激投机是难以“唤醒”股市的。 恢复T+0也与“国九条”精神相悖。“国九条”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层意图,是引入长期资金和培育理性投资理念,推动国内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七部委还专门成立了“鼓励合规资金入市专题工作小组”,以期逐步提高长期资金的入市比例。而T+0的核心是进一步打开投机空间,难免使股价的波动性更强。现在或即将引入的合规资金,之所以被列为长期资金,首先因为它们都是“先求稳,后图赚”的资金。过度投机的市场环境,非但不会创造合规资金入市的条件,反倒可能吓退了合规资金。无论社保基金、保险资金,还是企业年金,都不愿意“光顾”1996年前实施T+0的股市。 所幸的是,市场中不乏头脑清醒的人士。有专家认为,恢复T+0与现行《证券法》的相关细则相冲突,即使监管部门有意扶持券商也不会出此下策。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总监胡汝银教授明确指出,在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恢复T+0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应该尊重市场本身的规律。如果投资者认为当前股市有投资价值,证券市场就会有好的行情。反之,不顾实际状况而简单修改规则来救市则完全是胡来。 可以认为,听从券商重开T+0的建议,其结果将是饮鸩止渴。而市场陷入“利好狂想症”,对投资者信心也是非常不利的。过多的猜想利好,必然对已出台的利好麻木,结果过度奢望等于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