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夺得哈药控股权 刘存周博弈失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 08:56 京华时报 | |||||||||||
昨天,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人士透露,中信集团已从与东盛集团、华源集团等企业的竞争中获胜,取得了哈药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控股权。 原哈药董事长刘存周昨天首次透露,他辞职的原因就是因为中信集团与其经营理念不同。
中信入主哈药 此次中信集团入主哈药集团,借助了香港华平、凯雷及黑龙江省电力投资公司等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共持有了哈药55%的股份。 11月2日,哈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刘存周因退休原因提出辞职;董事会同意其申请,并决定由副董事长郝伟哲接任。 “我提前退休确实与中信集团入主有关。”昨天,刘存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哈药现在根本不缺少资金,需要引进的是战略合作伙伴。中信集团作为财务投资方,并没有医药背景,不符合哈药重组的真正目的。“这一切都是哈尔滨市国资委定的,我们没有话语权;我只能辞职,否则到时还会为此承担风险。” 哈尔滨市国资委朱副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谈及“刘存周辞职及中信集团重组哈药”的问题,均称“无可奉告”。中信集团对此表态:“不清楚此事。” 刘存周博弈失败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人士介绍,2001年哈药集团提出引进战略投资者。哈药当时和华源达成初步协议:华源以5亿元的资产和5亿元的现金换取哈药47%的股权。 然而,该协议遭到当地国资委的反对。有关部门认为,个别领导在谈判中可能存在腐败,这一方案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为当时哈药的净资产被初步确定为9.7亿元。这让重组一事搁浅了近两年。 去年底,哈药又和中信、东盛、中国医药集团等洽谈重组。当时刘存周称:“合作对象必须是强势药企,重组后必须使用哈药品牌,必须由哈药管理团队来整合企业。”当地国资委则希望通过重组做大哈药,引入增量资金和资产,提高医药占当地GDP的比重。 哈药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说,重组的话语权掌握在国资委手上,因为哈药是国有独资企业。 各方专家态度谨慎 哈药对此次重组预期很高:希望通过重组使集团公司2005年的产值预计达到130亿元、利税18亿元,成为中国医药航母。 但业内对此次重组态度谨慎。刘存周从哈药辞职后不到一周,就收到9家国内知名医药企业的邀请,这从侧面反映刘存周离开哈药对后者的损失。 北京航天学校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燕平认为:“哈药目前的重组方正是刘存周反对的合作伙伴。考虑到刘存周是医药界的顶尖人物,当地政府的这个决定存在一定的风险。”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康泓认为:“‘教父下野’及中信的介入,让哈药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变得难以确定。”他认为,刘存周把哈药一手做大,不仅对哈药了如指掌,在医药业上也是颇为权威的专家;他离开工作了十几年的哈药,肯定与哈药将来面临的风险有关。 叶永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