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中国证监会之三:正人必先正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 13:55 证券导报 | ||||||||
本报记者 伊言 市场人士总有这样的感觉,相对其他金融监管部门,中国证监会缺乏透明度,深不可测。证监会的一系列费用收入(如证券交易监管费、发行审核费、机构监管费、期货市场监管费、信息披露费以及各种罚款)数额庞大,然而这些取之于投资者的巨额资金使用情况却鲜为人知。事实上,也不是每个股民都清楚,他们任何一次买卖A股都要向中国证监会交一笔
熟悉情况的人士告诉《证券导报》记者,中国证监会在用人上,有时显得非常随意,没有严格入会、出会要求。象广为市场所知的,大量官员直接空降券商,连办事过渡期都没有;而有的人直接从证券公司或交易所调入证监会任职,又连最起码的考试都不用。 有人说,证监会尽管对自己的要求较低,但对被监管者似乎是严格的。 确实,这些年来,在加强监管的旗帜下,证监会制定了不少表面看起来完备的条条框框,但真正发挥作用了吗?从中国证监会网站上公布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可以看出,行政许可项目可谓不少,有62项,其中近20条是针对券商的(从注册到经营管理)。而现存的券商有130家,大多数为证监会批准设立或经过证监会主导重组。然而从如今券商不断暴露出重大问题来看,这么多的行政许可项目发挥了多大效用?与市场脱节的让人可怕!谁又为其承担责任? 再看看上市公司,如今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的审批时已埋下根子,有的在监管中发生。根据证监会的要求,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年报、半年报、季报确实按时发布了,普通的信息披露也做到了。然而信息披露样式做得再合规合矩、再漂亮,上市公司也少有揭自己的短。回想一下,那么多家上市公司被媒体曝光出了大问题,没有几家是证监会第一时间发现的,其监管上市公司能力之低可见一斑。 为何屡屡出现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缺乏人才么?非也。证监会拥有一大批高学历者,然而去过会里办事的人告诉记者,他们中不少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专家,学富五车,能解决市场一切问题,不虚心了解市场、不了解民情。《证券导报》记者曾亲眼目睹中国证监会的一名处级干部,有一次在海南的一个会议上,情不自禁为银广夏(000557)叫好,激动得流泪,但事实上正是这家公司不久就被媒体揭露出严重的问题。市场出问题了,证监会喜欢自己关起门来解决,防新闻媒体之口甚于防川,媒体与其打交道非常困难。对不少问题,新闻发言人一问十不知,形同虚设。并喜欢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上市公司、券商),市场几乎听不到他们检讨自己的过失。 不相信媒体也罢,毕竟不是“一家人”。然而也许是工作性质的敏感,也许是疑心过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证监会甚至也不太相信证券业协会、不太相信证券交易所、不太相信各地的派出机构,这些单位只不过是证监会的附庸;不愿适当放权的结果,前述机构的职能、积极性发挥不出来,权力是集中在手中,而自己也没把问题解决好。 此前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