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2004券商生死劫 > 正文
 

券商内忧外患升级 洗牌大潮扑面而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 06:57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最近,深沪股脂上蹿下跳,将“猴年猴市”发挥到极致,目前此轮“井喷”行情的涨幅已丧失殆尽。

  每次股市大跌的背后总有不少理由。此次也不例外,除了耳熟能详的扩容压力及全流通外,因近期管理层加大对高风险券商的清理,券商危局再次牵动市场心。

  曾几何时,证券业是最令人羡慕的行业。但近年来,券商之痛已是有目共睹:随着股市的低迷,券商们一直引以为豪的经纪业务日渐衰落,而与之相关的投行业务、自营业务和理财业务也遭重创,券商们的日子从此一落千丈。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整个证券行业的潜在亏损高达2200亿元。身陷困局,融资渠道不畅的券商违规经营层出不穷,“偷”钱屡教不改。

  除了内忧之外,券商的外患也在升级。目前全国证券公司达130家,证券营业部达3000多家,数量过于庞大,相互间恶性无序竞争,导致竞争成本上升,竞争效率下降。与国外的“百年老店”相比,差距依然遥远:2002年,美林证券一家公司的总资产就高达3540亿美元。眼下,证监会已经批准24家QFII,成立了9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4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洋机构对国内券商的冲击日渐显现。

  如果没有WTO的时间表,这种局面或许还能无限期维持下去。但问题是,2006年底全面开放金融证券业的大限将至。眼下,四大国有银行因“改制上市”忙得热火朝天,但券商却鲜有类似动作。除了鞍山证券、大连证券、富友证券、新华证券、佳木斯证券、珠海证券等因“纸包不住火”而相继出局外,让人为之一振的要数中信证券收购广发证券案,它毕竟开了我国证券史上市场化收购的先例,但遗憾的是,因反收购力量强大,最终未果。券商这种“有扩张,无成长;有失败,无死亡”的局面怎能迎接国际挑战?

  其实,近年来券商“整合做大”的呼声一直没停过,但缘何只打雷不下雨呢?关键是目前这种“不求发展,只求保命”的无效平衡打破不了。券商是广大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的惟一的“桥梁与纽带”,所以券商问题无小事,券商之痛就是股市之痛。近年来,鞍山证券、大连证券等的相继出局,无一不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波。有业内人士甚至据此断言:只要券商危局一日不破解,料两市大盘难以走出像样的牛市行情。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券商危局,管理层的思路已日渐清晰———扶优汰劣,在整治问题券商的同时,业务创新、融资渠道等方面向优质券商倾斜,为其提供更广阔空间。此番券商“清查风暴”,不失为管理层打破这种无效平衡的“杀手锏”。因为在清理问题券商中实施“有限赔付”,意味着管理层把淘汰券商的权利更多地赋予投资者。今后,投资者在选择券商时,会更注重券商的信誉度,首先选择实力雄厚、管理规范、资质良好的公司作为自己的委托交易券商。而那些实力小、管理混乱、资质较差的券商必然被投资者抛弃,这样资金将流向实力雄厚的大型券商,信誉不好的“问题券商”将首先遭遇淘汰。

  券商洗牌提速,难免会引发阵痛,但长远来看,有利于扶优汰劣,有利于做大做强,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从这种意义来说,让券商洗牌风暴来得更快、更猛烈些,何尝不是投资者的福音?

  (向长富)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券商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