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信证券拟收购广发股权 > 正文
 

中信收购广发败因是准备不足 创新仍留一丝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 08:38 北京晨报

中信收购广发败因是准备不足创新仍留一丝机会

  随着中信前天宣布撤销对广发证券的要约收购,通过市场化并购产生本土第一大券商的可能也暂告破灭。

  这场收购战发生之时,证券市场已持续了三年多的熊市,券商的生存条件日益恶化,不少券商因违规操作倒了下去,即使活下来的券商也面临着生存危机。

  就在中信对广发收购战落败的同一天,一个值得中信欣喜的消息同时传来。三家券商被选为创新试点,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是其中之一。

  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中信继续收购广发的筹码。因此,中信还有机会。

  中信败在收购准备不足

  中信收购广发,被看做是第一起在市场自由竞争环境中发生在优势券商间的自主收购与反收购。

  在并购战中,双方使用的竞争手段均在市场化平等竞争的范畴之内,自始至终也没有明显出现政府和管理层的身影。

  尽管中信落败,但还是获得了市场及业内的认可。广发的主动出击,步步为营,屡占先机,也令人敬佩。

  分析中信落败的原因,关键是准备不足,是对高智力证券业强强并购中的整合成本估计不足。

  首先是未与广发的股东们进行充分的沟通。

  在持续时间并不长的收购战中,人们看到的是倒向广发的吉林敖东(资讯 行情 论坛)、深圳吉富、辽宁成大(资讯 行情 论坛)组成的“铁三角”持有的广发股权越来越多,中信方面却没有披露任何收购到广发股权的信息。

  其次是未与广发的高层及员工进行沟通。

  中信宣布收购广发后,广发员工多次联名表示抗议,高层也随后表示反对收购。中信才匆匆表示“收购不会导致广发大调整”,但为时已晚。

  另外,对广发的反击更是准备不足。

  在整个收购战中,中信除了以较高的价格向广发股东发布了收购要约外,对于广发一方的反击似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由此看来,最终中信在收购战中落败,实属正常。

  中信收购战又加筹码

  中信收购广发是在券商的“冬天”开始的。

  一方面,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一些券商倒下。去年,大连证券、珠海证券、佳木斯证券、新华证券被相继吊销营业资格,富友证券、海南证券被托管。今年,闽发证券南方证券山西证券、汉唐证券德隆旗下德恒、恒信和中富证券也纷纷落马。

  另一方面,管理层也在想办法“拯救”国内券商。中信这样的公司还是受到了特别关照的。8月份,监管部门一反前期的强硬策略,推出了“推进证券业创新”的政策,确定了“扶优汰劣”的思路。目前,第一批三家试点券商也已经出炉。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创新试点对于中信的另一个意义是,确实增加了继续收购广发的筹码。中信作为拥有创新资格的券商,将在融资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并将利用这一优势做大做强,其中“收购之路”肯定不会被忽视。           晨报记者 王莉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