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价制度忽略补偿 市价发行难改圈钱本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 15:03 中国经济时报 | ||||||||
苏培科 我国上市公司长期高市盈率“圈钱”、溢价发行,导致投资者以脚投票、市场投资信心奄奄一息、新股发行屡屡“破发”。目前,管理层试图采取市场化的IPO询价制来挽回败局,其推进中国股市市场化的大方向不容否定。
但是笔者认为,这一举动如果忽略了补偿目前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其市价发行只能又是另一种变着法 “圈钱”的游戏。 迫不得已的IPO新政 6月29日济南钢铁(资讯 行情 论坛)上市首日试探跌破发行价,接着在8月中下旬苏泊尔(资讯 行情 论坛)、宜华木业(资讯 行情 论坛)、美欣达(资讯 行情 论坛)等接连在上市首日“破发”,再加上江苏琼花(资讯 行情 论坛)事件的爆发,导致了市场对新股圈钱开始说“不”。 低迷的市场渐渐也让圈钱者感到困惑,而管理层对此也极为重视,关键是因为股市丧失融资能力,使得他们的意图无法得以实现。 刚刚上市的新股就问题不断,以及大批的“破发”一族给股市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一些承销商在首发和再融资中屡屡大量包销,十分严峻的新股发行形势,导致中国证监会在8月底暂停了新股发行,并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欲实施IPO新政,因此这种市价发行的方式很明显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目前,管理层试图采取市场化的IPO询价制来挽回败局。 但是从这种迫不得已的方式可以看出,IPO新政仍然是站在融资者的队伍里,而不是站在投资者的队伍。如果一味的强调市场融资能力的大小,而忽略市场投资回报,结果仍然是一意孤行的“圈钱”,只不过是变为一种更为市场化的操作手段而已。 忽略“补偿”就难成利好 市价发行在管理层公开的言辞里似乎成了特大利好,如市场定价可以防止随意报价,使新股发行价格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价值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达到维护广大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目的。但这是对前期1606家上市公司定价方式的明确否定。 IPO询价制为了完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并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推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向机构投资者询价的制度,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形成新股发行价格,这些都不假。但是通过询价、报价,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新股发行定价过程,市场供需双方直接协商,按企业质量、市场状况定价后,其新股发行价格与目前流通的股票价格的截然不同,从而又导致“一市两制”的畸形化后果,使得前期高溢价发行的股票只能通过大幅跌价的方式与以后市场化定价的股票强行接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恰当的补偿措施,结果会导致大量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受损,会更大程度的伤害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合理补偿流通股股东利益是关键 在目前股权分裂的情况下,同股不同权的问题早就存在了,但是一直都没有一个解决之法。现在却又要搞IPO询价制,以市场化定价的方式来决定新股发行,这样势必会对原来的计划定价和高溢价股票造成重大冲击,这样就给先天不良的股市提出新问题:同样的上市公司不同的价格体系,两者的融合就是更大的问题,新旧体制之间的冲突也会更加加剧股市的异常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让资本市场进行彻底的结构性改革。但是在目前管理层的行为中似乎看不出这样的魄力,既然是权益之际,就只能是修修补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若要进行所谓“市场化” IPO新政,就应该首先弥补目前市场的投资信心,营造具有投资回报的市场环境。如果不作出“补偿”,采取所谓的市场定价发行股票,会制造新问题来伤害原流通股股东利益,所以证券市场的前景仍然担忧。 笔者认为,目前只有在“补偿”的心态下,实现股市向市场化转化,只有这样才能安抚目前流通股股东,才能让市场平稳过渡。要实施新股市价发行,不妨试图将已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法人股通过折价、低价采取优先配售的方式,来“补偿”给流通股股东,这样既可以保护原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实现市场转型,也可以解决国有股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