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跃进意在融资拖累股市 双向扩容失败吹生泡沫(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 10:33 中国经济周刊 | ||||||||
洋跃进祸害
中国股市出现的大跃进,最为鲜明的色彩就是洋化。因此,称其为洋跃进或许更为贴切。 中国股市的洋跃进,从基金的畸速发展上已经可见一斑。2004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发行的基金总规模为1436.89亿份,而2001-2003年发行基金的总和只有1426.66亿份。也就是说,基金业在2004年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创造出了相当于过去三年的发行量。速度飙升,但质量没有跟上,基金在中国股市上的角色仿佛是一个智商低下的高个子孩子。基金不但没有扮演海外成熟市场上那种稳定股指的角色,反而在暴涨暴跌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以说,在上证综指5年“铁底”的1300点被一举击穿过程中,正是基金的合力所致。经过测算,上证综指当时82.15%的下跌是由基金15大重仓股带来的。基金15大重仓股的直接负面影响就如此巨大,还用说那些尚未计入的基金持有的其余约200只股票的影响吗?自然,更不用说基金重仓股暴跌对其余投资者抛售持股给上证综指带来的连带负面影响了。 基金在上证综指1300点突然做空,显然也大大出乎中国证监会的意料。当天下午,中国证监会就急令三大证券报当晚以内参形式汇报股市为什么下跌。基金没有在上证综指1800点附近时做空,也没有在1700点、1600点甚至1500点和1400点附近做空,而是在5年“铁底”的1300点附近大面积做空,无疑将中国基金追涨杀跌的本性充分地暴露了出来。 中国股市过去的大起大落,被归结为占绝对多数的个人投资者无法稳定股市。而现实表明,是这种洋跃进水土不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曾表示,“鉴于基金业的专家理财性质,有关方面将稳定市场的重任寄予在基金身上。”但2004年的股市表明,将稳定股市重任交给基金的设想已经落空。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员袁克说,在基金发行速度今年出现爆炸性增长的情况下,市场容量的增长与基金发行速度呈现出明显的不协调,导致基金交叉持股严重,从而形成暴涨暴跌。针对基金规模与市场容量不相称的矛盾,必须适当控制基金的发行速度。 在阐述中国股市上的基金陷入囚徒困境的原因时,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说有两大原因,一是现在不该成为投资主体的基金成了投资主体,一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太差。也就是说,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仅靠发展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然而,有关方面从海外成熟股市批发回来的增发再融资塑造的又是一些什么公司呢? 实证研究显示,增发不但严重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而且近几年因增发而确实改变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相反,增发给了一批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工具。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显示,前两年进行增发的上市公司群体成了亏损大户,如中关村亏损6.33亿元,托普软件(资讯 行情 论坛)亏损3.89亿元,天大天财(资讯 行情 论坛)亏损3.82亿元,全兴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亏损1.77亿元,莲花味精(资讯 行情 论坛)亏损1.45亿元,创智软件亏损0.98亿元。这些通过增发大把圈钱的公司亏损原因也完全一样,即增发资金被大股东以各种形式侵吞了。其中,托普软件最为典型。当初以28.91元的高价增发圈钱近10个亿,很快全部被大股东所侵吞,实际控制人宋如华拿到了10亿元巨资后,居然以1元钱的价格将股权转让给了另一家民营企业,而自己从此金蝉脱壳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