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李想:应理性看待和分析“分红指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8日 14:26 信息早报

  ○李 想

  “上交所正加紧筹编分红指数”的消息,近日引起市场人士广泛的关注。笔者以为,理性地分析和看待即将出台的“分红指数”,有利于广大投资者规避投机风险,把握投资方向。

  首先,我们理应客观地弄清楚,所谓一只股票有无“投资价值”,说到底主要应看它“股息率”的高与低。为了引导投资者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全世界各国的主流证券媒体均在每一只股票的资讯中标明其动态的股息率,唯独中国例外,一直不见标出来。这是对广大股民极端不负责任的一种怪象。不敢标出每一只股票的股息率,恐怕是因为中国A股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每年的分红派息少得可怜,创下全球“倒数第一”的尴尬局面。笔者匡算,目前深沪A股的股息率处于历年中最好的时段,但平均股息率不到0.9%,即使不扣除交易佣金和印花税,这一丁点儿的股息也远远赶不上投资国债的回报率,甚至还赶不上活期储蓄的利息所得。与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45年来的平均股息率3.31%相比,中国A股眼下自娱自乐的不到1%的平均股息率实在相形见绌。造成如此荒唐局面的原因很多,主要症结是股权人为割裂、公司造假上市、高价发行及再圈钱、非法关联交易及流通股东的权益没有得到保护。笔者以为,制度上的痼疾不治,上交所推出“分红指数”确实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其二,A股旧的分红和再融资规则存在重大失误。从市场目前的实况来看,由于实行错误的除权除息和重复扣税,造成流通股东的股票市值损失。笔者无妨作一次验算:一公司市价每股10元,每股分红0.20元,除权后每股平开为9.80元,投资者等于啥也没得到。啥也没得到不说,那所谓的0.20元红利在上市公司已缴过一次所得税之后,流通股东还要被扣20%的分红所得税。也就是说,原市价每股10元分红后居然不增反减,除权后每股平开为9.80元加红利0.20元再减所得税0.04元,最终等于9.96元。倘若上市公司分的是红股,那么就更令人啼笑皆非了:上市公司玩“送转”游戏,实际上一分钱也没分给股民,股民却仍须双重纳税,使自己所持的股票市值缩水。再者,即将出台的“分红指数”也难跳出“狮子大开口式圈钱指数”的巢臼。据统计,连续3年分红、股息率居前的50家公司的“再融资指数”强于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这些分红能力相对稍好一点的公司,总爱上演“给你一根鸡骨头,拿走你一头牛”的把戏,投资者谈不上能获得多少回报,却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尤以高价增发对市场、对股民的损害最大。

  其三,“分红指数”的动机存疑。理性的投资者皆知,股息率是动态的,股价的高低是影响股息率变化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可以想见,那些联手炒作和拉抬具有分红概念的大盘股并已守候多时的基金等庄家,是多么渴望股民们在高价位上为其接盘!人们不能不思考:当一年前这些大盘“蓝筹股”的市价很低很低之时,为什么上交所不向广大投资者推出“分红指数”呢?为何非要等到基金等庄家于低价位重仓持筹之时方才考虑推出“分红指数”呢?人们早干什么去了?笔者以为,上交所此时“加紧筹编分红指数”,对广大股民来说时机已晚。上交所寄望于续演“一九现象”的“红利指数”股中的大多数个股,还有多少“投资价值”呢?随着人们对有望入选“分红指数”股的追捧,这些个股的股价升高了,而“股息率”不可能不随之下降。

  况且,世界各国眼下纷纷调息,美国已连续三次调高储蓄利率,人民币升息恐怕亦指日可待。让股民参与已经炒高的高分红股票的投机,“分红股”炒高了股息率自然就低了,如若低于存款利息,上交所的“分红指数”还有意义吗?值得借鉴的是,道琼斯红利指数推出的时机正值许多大盘蓝筹股低迷的1992年1月1日,初始点位为100位,至今年9月24日已达656.3点。道琼斯综指的总收益三分之一来自股息,而中国A股的流通股东整体上亏损惨重,损失率则超过三分之一。可见,背离制度改革、背离“三公”原则、背离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立场的所谓“创新”,只有作秀的作用,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