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股市牛熊之争 > 正文
 

《证券市场周刊》:政策逼空之政策救市情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 10:20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政策逼空之政策救市情结

  

  本刊记者 王 凯/文

  <b>政策救市情结</b>

  “政策是纲”,政策作为主导股市的“生命线”,在本轮行情中再次显示了其特有的号召力。

  “有形之手”化解危局

  事实上,从“边缘化”到“危局”,国内A股市场积弱已久。

  有这样一组数据:上证A股综合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已从2001年6月的2245点下降到今年9月13日最低的1259点,指数近乎腰斩;有50多只股票跌破净资产;有三成多今年以来发行上市的新股跌破发行价;沪、深两市总体动态市盈率也跌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市场已极其脆弱,崩盘完全有可能发生。

  而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达0.145元,同比增长38.7%,创下1996年以来的新高。

  专家纷纷呼吁,这种明显的背离,政府没有理由坐视不理。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决定了我国股市和西方成熟国家的股市运行有着极大的不同,在一个很多市场要素尚不完备的非成熟股票市场中,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解决我国“新兴+转轨”市场中的矛盾和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

  统计显示,到今年8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已经达到了1380家,投资者开户数超过7000万户,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正是在当前关键的十字路口,政府的“政策之手”再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稳步健康发展。

  “市场并不缺资金,真正缺的是信心。”这是投资者近来提及最多的一句话。随着意在降低交易成本的税收制度有望调整,央行明确表态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监管层着手推出“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暂行办法”,长线资金入市有望破题,以“为国企上市融资为主导”的市场转向“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主导”的市场这一共识的形成,股票市场有望迎来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

  历次救市多含“纠错”特征

  中国证券史上,政府的历次救市多少都含有“纠错”的特征,无论是1992年深圳的“8.10” 骚乱,1995年暂停国债期货,还是2002年的“6.24”救市,大都如此。而以往有两次对市场影响深远,大的政府救市举措非常值得回顾和反思。

  1994年7月底,针对上证指数从1993年2月1558点连续下跌到1994年325点的极度萧条市况,管理层推出了“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作基金”三大利好政策。利好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全线井喷,股指一天上涨超过30%,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股指超过1000点,涨幅超过200%。

  当时的市场背景是,1993年和1994年国内股市第一次实现了大规模的扩容。1992年两市上市公司只有53家,而到1994年底,已经发展到291家,规模扩大了5.5倍。但有专业人士测算, 1993年初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超过100倍,最低的公司市盈率也在30倍以上,加上1993年开始治理经济过热,当时股指的下跌似乎有充分的理由。从这个角度说,1994年7月的救市并无太大的必要,在1994年9月之后的半年里,股指又重新回到500点。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两年时间里,股市从1500点附近下跌到1000点左右,萎靡不振的走势令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受到严重挑战。而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缺乏政策性利好的支持”。

  为此,管理层推出了“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等政策建议。股市由此产生了“5.19”井喷行情。

  并非简单历史重复

  从1994年到1999年,再到2004年,5年一个政策救市周期,但各个阶段的政策调控并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政策目标在逐渐明确和清晰,政策手段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对目前来说,政策救市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内涵。没有疑问的是,在政策稳定了投资者预期的情况下,市场又进入了一轮新的发展周期。

  采访中,也有资深投资人士在比较本次政策救市与以往不同之处时谨慎提出,在市场人气大大提振的时候,投资者也不能盲目乐观,还需深入分析,更好地把握机会。

  首先,宏观经济背景不同。目前宏观经济调控影响在逐步体现,货币政策取向越来越受到关注,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难以逆转,这些重要的因素不会因为一两个政策的出台而有所改变。

  其次,市场理念不同。近两年来价值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投资者越来越重视投资的长期回报,投机炒作很难持续。如果政策确实能改善证券市场长期回报,市场或许能走得更长、更远。

  第三,市场参与者不同。历次政策救市行情中,券商、基金、民间资本、股民资金等各路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从而推动市场向纵深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而目前普通股民资金大为缩水,私募基金大部分被消灭,券商更是奄奄一息,而基金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作为相对理性的投资者,基金能将“博傻”行情推至多远还难以预料。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授权许可。

[上一页]  [1]  [2]  [3]  [4]  [5]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