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ST英教 > 正文
 

神话破灭 *ST英教噩梦制造者掏空之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6日 18:16 经济观察报

神话破灭*ST英教噩梦制造者掏空之旅

  本报记者 蓝姝 申兴 广州报道

  *ST英教(资讯 行情 论坛)成为一个无人敢接的烫手山芋。曾经风光无限的英豪科教在不断粉饰和炮制的神话里被掏空后挣扎在退市的悬崖边上,最后买单的却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和银行资金。

  三度拍卖流标

  9月17日,秋风里有萧瑟的气息。广州泰恒大厦25层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冷清的拍卖会,加上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和记者,到场的总共不到20人,拍卖的标的是*ST英教的1.3亿法人股,整个拍卖会不到10分钟就结束了。1.3亿*ST英教法人股因为无人举牌而宣告第三次流标。

  “一毛钱的价格便宜得像垃圾了还是没人要,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与努力了”,主持拍卖的广州景鑫拍卖行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按照司法拍卖的有关规定,拍卖不成功的标的每次在前次基础上降低底价10%,第三次拍卖的底价定为0.10元也是拍卖行努力向委托人争取的结果(比第一次0.20元降低了50%)。

  在第二次拍卖0.18元底价无人举牌后,曾有一家广州公司代表私下对拍卖公司表示,在0.10元价位时可以考虑接受。但这位代表在前往*ST英教考察后在第三次拍卖会上并没有举牌。

  “经三次拍卖仍不能成交时,法院应当将所拍卖的股权按第三次拍卖的保留价折价抵偿给债权人。”对于债权人中国银行广州市天河支行来说寄希望于司法拍卖回收部分现金的愿望落空,如果*ST英教退市,5500万的贷款最后可能要大部分打了水漂。

  与中行一样面临着贷款“打水漂”尴尬的还有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工行广汉市支行、建行广汗支行、德阳商业银行、深圳商业银行、浦发行广州分行、中国光大银行广州五羊分行、海南农业银行等。*ST英教与其子公司的资产已经大都处在被债权人查封状态,惟一在运营的合作办学的产物英豪学校因为属于公益概念也有部分不动产被查封,据说后赶上门去讨债的银行连可以查封的资产都没有了。

  在去年7月份的四川德阳商业银行诉其借款案中,*ST英教财务拮据到连17万元的案件受理费都拿不出来,最近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其主营业务仅有204万元,而流动负债却高达8亿元,净亏损2.6亿。而*ST英教在其半年报中称,“主营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合作办学由于合作方广州英豪学校办学处于亏损状态,合作办学没有收入。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岌岌可危。”

  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重组身上,但从2002年就开始寻求的重组救星一直没有出现。知情人士透露,有重组意向的公司到*ST英教一摸底,便给吓退了。

  记者从广州中行方面了解到,目前1.3亿?ST法人股已经作为不良资产剥离到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名下。手捧烫手山芋的信达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在0.1元每股寻找买家都很困难的情况下,是让*ST英教成为一堆废纸还是像长城当年重组PT渝钛白(资讯 行情 论坛)、华融接手ST中华(资讯 行情 论坛)一样,由信达披挂上阵?

  噩梦制造者

  但这一切似乎与陈忠联无关了,陈是*ST英教的董事长与实际控制人。陈目前物色了两名独立董事候选人,准备完善多年来一直未达到章程规定的公司治理结构;此外,陈还热衷的一项活动是全国各地到处讲学,谈他11年民办教育的心得体会。

  陈出生于湖南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熟悉陈忠联的老底的人都知道陈热衷于玩空手道,早年靠在二级市场炒作股票发家。他自己亦称早期深交所开始发行股票的时候他就借了很多身份证加入抽签摇号的炒股大军。

  *ST英教的全面困境并不影响陈头上依然戴着的种种桂冠。是时,陈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举办一场又一场的主题为“将成功传给下一代”的演讲,陈奔走的直接目的是为英豪学校扩大生源。尽管英豪学校从未有资金进入投入了5个亿的真金白银的合作办学方英豪科教的口袋,但陈迫切需要钱来还债,他在炒作股票期间因为融资问题与光大证券广州中山二路营业部以及众多企业之间的官司并未了结,包括光大证券、广东华能实业等企业给陈及其关联公司融资24700万元,2002年陈在兰州民百上做庄惨败,以前在股市上赚的钱几乎全部赔进去了,还欠下了光大证券等为其融资者巨额债务,陈身陷困境。

  做庄惨败,陈忠联资金链全线告急,靠制造概念维持在英豪科教身上的短暂繁荣难以为继,加上再融资方案两次告吹,陈开始谋求金蝉脱壳。2002年底,陈个人所控制的影子公司英迈尔实业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将其持有的英豪科教7.98%的股权以每股价格为人民币1.42元转让给了深圳市天骥控股有限公司。在套现4998.40万元之后,*ST英教情势急转直下,财务危机全线暴露。深圳天骥大呼上当。

  在寻找重组方接连碰壁后,陈放弃了,表示自己已经没有信心与激情重振*ST英教。

  记者拨通陈的手机,询问陈是否还有重组的希望。陈称目前困难很多,自己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承认自己是拿走了上市公司的一部分钱,但称主要用于弥补英豪学校的亏损。他同时承认自己目前资金链有些紧张,还债压力挺大,“别人找上门来收钱,自己的钱收不回来。”

  掏空全记录

  股市非全流通机制使得大股东做好上市公司动力不足成了陈忠联解释自己掏空*ST英教的理由。

  事实上,从陈忠联一跨进英豪科教的门,就开始了其掏空之旅。1998年,陈忠联与杨斌联手以陈手下的英豪学校控股的从化市英豪博大实业有限公司收购了四川上市公司“广华化纤”以8205万元受让了4102万股国有股(占总股本29.77%,后经过送配后变为1.3亿股)。董事会很快就通过了向其控制的从化市英豪威斯必得实业有限公司增加9000万元的投资的议案;随后与欧亚农业杨斌合作打造奇花项目,上市公司各项投入在1个亿以上,后杨斌欧亚农业香港案发,英豪科教随即宣布花卉收入出现重大问题;与杨斌分手后,其掏空行为更加变本加利。

  一方面,陈制造的高科技农业、教育产业、网络产业等概念里将英豪科教变成股价牛气冲天、业绩巨增的资本神话:英豪科教在经过1999年实施10送6转增4、2000年实施10送6的快速股本扩张后,其1999年摊薄后每股收益曾达到0.88元。而其在二级市场复权后的股价上涨到58.40元,较1997年年初5元左右的价位上扬了1000%以上;另一方面,陈利用这些概念不断操纵上市公司对其投资,通过关联交易以合作、合资、收购等形式投入这些概念与项目,资金投入后往往以投资亏损或项目遭遇不可抗力等理由与借口使得投资资金落入陈自己口袋。

  2002年初英豪科教将2个亿投向一种号称全身都是宝的海南奇树项目,但不到一年却宣称因为奇树遭遇罕见寒流大面积死亡而宣布该项目投资失败而全面计提坏账;在英豪科教的教育概念上,陈利用英豪科教控股子公司英豪发展却以合作办学投入5个亿的真金白银,这里,陈采用了事先夸大和事后隐瞒收入的手法。

  这个宣称“投入资金的回报稳定且长远”的项目,三年来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贡献总共不到2000万,在第一年后更开始连年亏损。而陈忠联却对记者称他拿了上市公司的一部分钱只是用于弥补英豪学校的亏损,他说平均一个学生一年的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在1.8万元,而当时招收的学生年平均学费只有1.5万元。

  网络概念亦成为陈的另一个掏空工具,英豪科教先是通过关联交易以1050万元人民币收购从化博大持有的博大互联网50%的股权,随后又先后对其增资达4000万元。同时,在1998年发行6000万元3年期公司债券未果后,2000年,英豪科教以进军林业项目为由按每股4-6元实行配股,后因未获批而告吹。

  投资的项目最后以亏损等种种借口由上市公司实行坏账计提。这个最后的掏空动作之一的结果是*ST英教隐藏的危机全面爆发,股东权益急剧减少,股价继续滑向深渊。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ST英教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