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广发证券之:两样千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09:32 《财经》杂志 | |||||||||||||||||||||||||||||||||||||||||||||||||||
两样千秋 直到目前,人们还无法估计此番“逐鹿广发”的结局。 在往昔,中国券商的大规模购并多由政府主导完成,如1996年申银证券与万国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1998年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合并为国泰君安,2000年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和人保等五大信托公司所属证券业务部门合并为银河证券。 2000年之后,上述整体合并的模式逐步减少,伴随着相当一部分证券公司的倒闭,通过行政授权的托管方式,获得倒闭券商的营业部资源,成为近年来券商进行资源扩容的有力手段。 而中信证券之于广发证券则完全不同。倘收购成功,两家优质券商合二而一,未来的“中信广发证券”会成为总资产规模在250亿以上、营业部逾130家的超大型券商,在国内证券业占据无可动摇的老大地位。与此同时,这又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行动。在中信证券一方,从最初未经对方认可的公开宣言,到两周后刺刀见红的要约收购,均为国内证券业所仅见,其收购案例定可成为醒目的券商购并样板。 然而,作为中信证券的对立面,广发证券管理层的“吉富模式”也引人注目。证券业系人力资本密集的行业,且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更容易收效,故国外券商一直有管理层持股之传统。身处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广发证券酝酿员工持股由来已久,准备周到,在业内也早有声名。 值得注意的还有辽宁成大,这家持有广发证券25%股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早在2000年,即由广发证券工会持股近17%,成为第二大股东。这已经是曲线的员工持股。尽管利益安排并未具体至个人,但广发证券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已经有了扎实的股权基础。 有消息表明,广发证券管理层组建吉富公司,最初的打算是先受让辽宁成大的股份,再逐步增持本公司股份。中信证券的突入打破了计划。然而,由于当年公司改制时早有伏笔,加上吉富公司集资已经到位,广发证券一方终有机会先行收购本公司股份12%。如是,则纵然战略盟友的股份不计算在内,广发证券管理层可控股份也在37%,已经是大股东。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国证监会承认吉富公司的证券公司股权受让资格。中国证券业过去并无管理层持股先例,但法律并不禁止,而且自今年8月11日高华证券管理层方风雷等人持股75%被批准后,政策空白地带也已被突破。倘吉富公司的操作守法合规,经得住检验,最终能够获得批准,则会成为券商管理层合法受让本公司股份的首起范例。 需要提出的是,此次中信广发收购案,最终结局除去中信证券得手或失手两种,还存在第三种可能,虽然是较小的可能:中信最终获得绝对或相对控股地位,而广发证券管理层仍然是持有相当股份的股东。倘如此,谁将握有广发证券的管理权,或者说控制权? 在海外,证券业的购并行为中,人力资本多在考量之列。中信证券在收购之初也曾表示,此次交易不会导致广发证券员工队伍的重大调整。然而,后来中信证券坚持要收50%以上的决心,广发证券内部不无情绪的反收购行动和控股之想,又让人对未来两者和睦相处的前景颇存疑虑。 由是,正如其曲折激烈的过程一般,广发证券争夺战的枝蔓丛生,是其复杂性所在,也令结局悬念重重。在广发证券收购战的战场上,到底鹿死谁手?这一现实中上演的商战,能否充分实现其典型意义?事件各方命运如何,一切仍在演进之中。 - 本刊记者李箐、胡涛涛对此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