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拯救股市 > 正文
 

透视国九条落实:开源之后还须节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07:0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官建益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抓紧落实国九条意见后,各部委的响应较为热烈,尤其是增加资金供应渠道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如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鼓励合规资金入市专题工作小组”已初步完成相关制度起草工作,正在征求有关各方的意见。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和商业保险资金这些长期资金目前绝大多数游离于证券市场之外,意见的即将出台意味着鼓 励长期资金直接入市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另外,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支持商业银行发展基金业务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外汇局也在增批三家QFII额度的基础上,表示还将适时批准QFII增加投资额度的申请。而已经先期进入资本市场的社保基金还表示将提高投资股票的比例。

  还有一条被大家忽视的重要渠道社会游资,由于近期的赚钱示范效应,有再度回流或新加入的趋势。相比机构资金,以私募基金为主力的民间资金实力不可小视。私募基金的数量,在鼎盛时间曾达到6000亿的水平(一说8000亿)。这样的资金水平如果遇上牛市,就可能进一步大幅放大。轻视这部分资金的实力是短视的,无论是5.19还是本次的9.15,它们担任的都是冲锋陷阵的先锋。

  如果能对这部分资金进行规范运作,必将成为与基金、券商、商保和社保、QFII比肩的实力资金团体。同时由于其投资偏好中小盘和科技股,对活跃大盘、丰富市场投资行为、培养多元化投资理念也有益处。遗憾的是,这样的举措在2003年被多次提及后已鲜有所闻,但民间资金的灵活性部分弥补了政策缺位的影响,这也说明了这类资金顽强的生命力和开拓力。

  拓宽股市的资金渠道是开源,但如何在开源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供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可以用节流来形容。冷静想想,造成前十年沪深股市投资者颗粒无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供大于求,为国企解困进行超大规模融资,竭泽而渔的操作思路拖跨了沪深股市,造成了股市资金的大量外流,形成可怕的恶性循环。因此,开源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让这些资金和场内资金真正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形成资金的良性增长,很重要的就是要节流———合理安排新股发行,严格控制老股再融资。

  目前,沪深股市已经暂停新股发行,这已经表明了管理层控制新股发行速度过快的意图。笔者以为,这种暂停应该适当延长,在股权分置、降低印花税等实质性利好出台前应继续暂停,实现股市的恢复性上涨。不要以为涨了200点,投资者就赚了多少钱,相比多数投资者的损失,这不过是九牛一毛。

  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控制再融资,之前银行股的再三圈钱使银行股的投资者根本没有分享到股份制商业银行高速成长的结果,联通的配股也让机构投资者对长线投资充满了警惕,而宝钢的高价增发案至今仍让价值投资的人们心有余悸,即使近期涨势如虹,而大盘蓝筹的主力们明显迟疑。可以说,超额再融资已经影响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如果不从制度上对再融资进行遏止,那投资者就只能投机。在这个问题上,分类表决制度将是最有效的杀手锏。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