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迎30岁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 此前任职海通

中泰证券迎30岁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 此前任职海通
2018年08月30日 15:32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我叫梁中华,今年30岁。大家都说而立之年是成家立业的年纪,说来也算比较失败,家未成业未立,所以决定在这个时点做一些改变。即日起从海通证券研究所辞职,入职中泰证券研究所,担任宏观首席分析师一职。记得两年前曾有网友总结卖方研究领域十大未解之谜,其中之一就是“海通证券的姜超到底走不走?”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在此首先说明一点,姜博没走,我来了!

  首先要感谢迅雷总的信任,给予入行三年多的我一个历练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迅雷总数十年如一日深入思考、扎实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问题,其研究风格一直都是我所欣赏的。能够在迅雷总领导下继续做宏观经济研究,我深感自己非常幸运。

  更要感谢前领导路颖博士、姜超博士三年多来对我的培养,如果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几个“贵人”相助,那姜博肯定是我生命中的其中一位。依然清楚记得四年前的应届生求职季,面试结束后姜博将我送出公司的那一幕,这对于当时求职遭受打击、质疑甚至冷眼的我,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在海通工作的三年里,姜博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很关照我,让酷爱宏观研究的我在海通的大平台里如鱼得水。

  此外,姜博勤恳踏实做研究、坦率真诚做人的风格也让我受益匪浅。记得离职的时候姜博说,“中华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能对一个下属太好,否则下属离职的时候自己会伤心的。”听完姜博这番话,我差点没流出眼泪来。不过不管下属是去是留,姜博都是开放和支持的心态,这就是我认识的姜博!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姜博都是我初入职场时那个亦师亦友的好领导,是我学习的榜样!

  坦率的说,如果继续留在海通、跟着姜博做研究,短期内我也可以过一种压力不太大、性价比相对高的生活。但内心深处还是想出去闯一闯,对于我来说,不管一份工作挣钱多少,我希望能够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工作到一定阶段,就需要给自己增加一些挑战。所以最终我还是决定换一个平台,独立负责一个团队,走出“comfort zone”,再度出发!

  其实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安逸的人,而是一个喜欢挑战自己、并且尊重自己内心想法的人,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劳苦命”吧。记得高中的时候本来可以通过高考上大学,但自己偏要选择参加各种奥赛,虽然这种想法在当时学校没有任何奥赛辅导老师的前提下并不现实,好在运气还行,最终通过数学竞赛保送进了北京大学。

  按照常理我数学方面有一定优势,大学时应该选择数学专业,但选专业时还是坚定的选择了金融,后来回想起来觉得选的也对,数院各种奥赛国际金牌选手,当初若真是进了数院肯定会被虐得很惨。

  本科毕业后,奔着对经济学学术的向往,我选择保送进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攻读直博,但读了一年后,我发现自己对于纯粹学术研究的兴趣并不大,跟学院老师反复沟通转硕士未果后,我牟足劲用四年时间完成了博士学业,提前了一年毕业。当初在选择就业时,本来也找到了一两份高校教职的工作,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出来闯一闯,加入了海通证券姜博的团队。

  回顾过往的经历,不禁要感叹一句:年轻真好!因为年轻时可以多多尝试,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东西,再付出努力把事情做好,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很有成就感的体验。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挑战,坦率讲我内心是忐忑的,毕竟这是一个大佬云集的市场,可能很多客户连我的名字都没有听过。而且回想一下,我两次职业选择都没有赶上市场的好时点,2015年7月刚入行时市场刚刚经历过股市的大跌,现在跳槽当首席,股市又已经跌了大半年,中美还在打贸易战,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再起,人民币汇率再度跌至去年的低点。在这种竞争激烈、市场急剧震荡、金融业整体在“去产能”的时候入行,我在择时上确实差了些。

  但也许是做了几年宏观研究养成的习惯,我喜欢看长期。我个人依然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人”。虽然近几年大家都在担忧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但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即使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化才会达到日本当前的水平,所以这30多年间其实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并不一定像大家预想的那么差。既然有人口,我们在各方面也在推进改革,经济就有需求在。

  就像今年大家热议的中美贸易战问题,美国掌握了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技不如人,但技术只有卖给客户才能实现商业利益,而中国市场的需求体量决定了中美贸易问题从长期看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既然看好长期,短期内有波折也是可以承受的,而且很多波折并不是我们个人能够决定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给定的环境和市场中存活下来!

  而当前摆在我眼前的,就是如何在这个竞争极端激烈的卖方研究市场存活。和经验丰富的大佬们争高低,我们的确有点太年轻。但仔细想了下,我认为自己也有两点小优势吧,一是对宏观研究发自内心的热爱,而只有热爱一份事业才能把它做好。

  其实在大学期间我就开始接触宏观研究,我认为宏观研究的面比较宽,每天都要接收、处理和分析新的信息,并且需要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我很陶醉于这种永远都在“刷新”自己、都在学习的状态。而且选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也不会感到累,即使每天加班研究数据我经常都会有一种在放松自我的错觉。

  另一方面,尽管对于市场的经历和“第六感”少了些,但我们能给客户提供踏踏实实的研究。研究宏观其实很难,大家都在盲人摸象,而且整个宏观经济还是一头不停奔跑的“巨”象。每个宏观分析师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判断宏观经济,我们也会基于扎实的数据和缜密的思考,努力为客户们呈现我们所理解的这头“巨”象的全貌。我们不会每天都发专题报告,但我们会确保发出的每一篇报告都是经过自己认真扎实研究的结果。

  总之,前路多艰,还请大家多多支持,今后我们一定会为大家做好研究支持和服务工作!

  最后,感谢我的亲人、师长、朋友、各位客户和金融同业伙伴们!特别要感谢博士期间指导我学术研究的导师海闻教授和余淼杰教授,感谢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期间的导师魏尚进教授!再次感谢路博、姜博以及海通宏观债券团队的各位伙伴们!再次感谢迅雷总的信任,面对新的挑战,我会继续努力!

  梁中华简介:

  经济学博士,中泰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

  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金融学学士、统计学双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曾在《China Economic Journal》、《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南方经济》等一流学术期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并担任《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期刊匿名审稿人;此前曾供职于海通证券宏观固收研究团队,所在团队曾获得2017年新财富宏观最佳分析师第四名,2016年新财富宏观最佳分析师第一名,2015年新财富宏观最佳分析师第二名。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白仲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