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2日07:44 新京报

  谈股论市

  港股用一次次“断崖式跳水”的事实告诉内地投资者,尽管随着沪港通的开通,有越来越多内地投资者看好香港股市,但这里却并非可以随意淘金的地方。

  随着内地投资者对香港股市的越来越关注,港股“断崖式跳水”表演似乎也越来越卖力。3月7日,美图公司股票先涨后跌,盘中跳水,盘中振幅达到42.5%;3月24日,辉山乳业股价在不足半小时内,从2.81港元暴跌到0.25港元,盘中跌幅高达90%。4月11日,中国金控又跳了,股价从0.127港元跌到0.019港元,盘中最大跌幅达到85.04%。

  港股一次又一次的“断崖式跳水”,就像一节又一节的风险教育课。它们用活生生的事实告诉内地投资者,香港股市尽管堪称全球市盈率最低的股市,尽管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有越来越多内地投资者看好香港股市,但香港股市却并非可以随意淘金的地方。而且,由于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其个股投资风险较之A股市场有过之而无不及。

  4月11日中国金控的“断崖式跳水”,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显然更具有针对性。在香港股市,上市公司的股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一点显然可以击中内地投资者的“命门”。就内地投资者的投资习性看,一大嗜好是喜欢低价股,一些机构也喜欢炒作低价股。因为低价股便宜,随便炒高一元、两元,就可以赚个百分之三五十,市场也不觉价高。但中国金控的“断崖式跳水”明白无误地告诉投资者,在香港股市,低价股一样充满了风险。

  要论价低,中国金控的股价足以让内地投资者动心。在跳水之前,其股价也只有0.127港元,这样的股价甚至远比草纸便宜。但就是股价只有0.127港元的中国金控,同样有着巨大下跌空间。此次“跳水”中,其股价居然可以跌到0.019港元,跌幅达到85.04%。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惊心动魄的。

  其次,中国金控的“断崖式跳水”,另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教育意义在于,在香港股市不存在“利空出尽”的问题,任何一个“莫须有”的利空,都有可能导致股价大幅下挫。实际上,中国金控在3月底已经公布了2016年业绩,全年净亏损5.21亿港元,较上年同比扩大11.28倍。因此,在内地投资者看来,中国金控的超低价已经反映了该公司不佳的基本面,算是“利空出尽”。加之中国金控与辉山乳业不同,不存在负债问题。如此看来,“利空出尽”的中国金控是符合内地投资者买入条件的。

  但此次跳水却证明,香港股市没有“利空出尽”的说法。比如,中国金控的股价暴跌,有舆论称或因大股东抵押遭机构斩仓所致。若果真如此,那么在香港股市,这种“断崖式跳水”就令人防不胜防了。

  此外,作为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很容易将投资目标锁定在内地公司身上。然而,辉山乳业是内地公司,中国金控同样也是内地公司。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买进自己熟悉的上市公司股票是有道理的,但前提是投资者要真正熟悉与了解相关的上市公司,而不能仅仅是因为地缘关系。

  皮海洲(财经评论人)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