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9日14:11 新浪财经

  声明:此文是网友对相关事件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简介:股民 董正旭)

  就在市场猜测恒大是否会止步于举牌线下之际,昨日晚间,万科A发布股东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确认恒大方面已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完成首次举牌。而与恒大突然爆买万科一样令人震惊的,8月4日恒大还在酣战,便被提前暴露了底牌。

  8月5日,深交所一纸问询函和万科自身的澄清公告,更将围观者的情绪重新撩拨,谁是“泄密者”?泄密用意何在?

  宝万之争以来,万科类似的信息泄密已经不是第一次,这肯定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有目的的套路,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极容易导致股价的剧烈波动,最终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谁该为信息反复泄密负责?

  8月4日泄密事件回顾

  8月4日下午,万科A出现异动,13:00开始后17分钟,万科股价一路飙升,直接以三个升浪,在收盘时涨停。

  原因只有一个。8月4日13点13分,财新发出一篇报道,名为《恒大买入万科股票或达2%》。该文称,万科股票近期的买家名单中出现了恒大的身影,目前持股比例约达2%,其中部分资金或出自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个人账户。

  随后,该消息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尽管多家媒体相继“澄清”消息,“恒大集团相关人士否认称,公司及许家印个人均未买入万科股票”,但这并未阻止万科股价在尾盘被拉升至涨停。

  引用公开信息,当天事件的整个路径为:财新突然爆料“恒大在买万科”——万科股价异动——恒大说“不是我”——恒大又说“不好说是不是我”——恒大正式表态“是我”——万科回应“是恒大”。

  恒大买入万科本应是个高度机密的事情,是谁将其提前泄露出来?万科管理层似乎脱不了嫌疑。

  8月6日深交所致函万科,询问恒大买入万科股份遭提前泄露一事。而万科在1个小时内火速进行回复,似乎早有准备。万科A挂出澄清公告称,公司不掌握股东持股的即时情况,从未向任何媒体透露中国恒大购买本公司股份的事宜,也从未授权任何人士对外发布相关信息。但万科澄清公告并未说明是否有记者以股东身份对上市公司股东持股情况进行查询。

  回顾财新于8月4日13点13分发布的报道细节,该文称“记者从多方获悉,万科股票近期的买家名单中出现了恒大的身影,目前持股比例约达2%,其中部分资金或出自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个人账户”。

  该媒体很快便引起公众质疑:“记者多方获悉”中的“多方”到底是那些方?毋庸置疑,在万科未停牌、当天交易还在继续的情况下,恒大以股东身份突然出现在万科股东名册之中,此消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属于“机密”消息,随便“透露”或随便让媒体“获悉”必然构成“泄密”。

  万科独董华生发微博称,早就知道恒大买万科股票的消息,这明显是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内幕消息,作为万科的内部人,华生是如何知道这个消息的?又是谁向华生透露这个消息?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分析,在交易方买入股票的同时,消息已经被扩散到市场中,而且不断有媒体消息爆出,这种情况过去的确少见,监管部门对此作出深入的调查是有必要的。

  万科信息泄密不是第一次,已经成套路

  纵观万科事件整个发生过程,类似的信息泄密已经不是第一次,已经成为万科的惯用手段。

  7月19日,万科将递交给监管层的9000字“举报信”违规广发给非信披媒体,大爆宝能的资管计划及仓位。第二天,万科矢口否认,推托说举报信泄露不是自家所为。不过,得到举报信全文的多个媒体表示确实是万科内部人发给他们的。由于影响恶劣,万科的行为遭到深交所的点名批评,深圳证监局还为此约谈万科负责人,要求万科规范信披管理制度。

  7月8日,港媒曝出万科与黑石之间交易细节后,7月9日万科发言人的回应却是“从未听说过黑石这宗交易”。然而,三天后万科却发公告披露了与黑石集团之间涉及128.7亿元的交易。7月21日万科公告称“从未授权任何人否认黑石交易”。万科此次公告与黑石集团交易的信息,与其此前对外公开表态信息不一致,已经涉嫌虚假陈述及舆论欺诈,误导股东及投资者。

  万科多次泄露股东信息,同时再矢口否认自己的行为,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做,以此逃避监管责任。而相关监管层似乎每次都给予了万科极大的包容,仅做问询并未有任何深究责任的意思,顶多责备一下。万科似乎也深谙监管层的风格及习惯,对于先暗自泄露消息再发个公告打死不认的套路屡试不爽。

  事实上,作为上市企业,这种真假消息满天飞的情况,除了打击了其目标者外,同时将会造成股价的大幅震荡,真正损害的还是中小投资者。

  万科的这些套路,极大的暴露出制度问题,不容忽视,对于这种信息的违规披露及泄密行为,监管层应进行严格监管并进行责任追究到底,以正视听,来规范中国资本市场及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万科的这个行为如果得不到有力的严惩,以后所有企业都会学其而用之,那么届时中国资本市场就真的会天下大乱,这恐怕也是监管层和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

  版权声明:此文属于新浪财经网友独家供稿,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机构或个人均不得转载。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浪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当下这项改革堪比当年小岗村

为什么当年小岗村要改革,还不是原有体制不管农民的饭,却死死管住农民的手和脚。改革就是突破。现在中国经济大有成就,千万不要走回头路,不管饭却管头管脚,动不动把法无禁止之事,随随便便就宣布为不合法。

马云却把梳子卖给了A股

在A股,千万别跟着大佬们炫富,他们的鸡汤只是一碗让你买梳子的毒药,散户的钱围绕大佬们的火炉炒,下场会很惨的,你的钱会越炒越少。

本轮房价周期顶部已现

历年房价波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趋势。从价格看,当前多个主要城市的房价上涨已经明显趋缓,本轮房价周期顶部已现,接下来将进入0.5~1年的减速上涨期。我们预期2016年四季度至2017年一季度,部分城市房价即将停止上涨,转而进入回调期。从开发看,房地产资金来源收紧,开...

银行停止对地王放贷是明智之举

显然,只有坚定不移地控制对地王放贷,才会使银行不被房地产信贷行为绑架,不致在房地产贷款中越陷越深,最后到难以自拔境地而加剧房地产信贷危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