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9日10:56 新浪财经

  声明:此文是网友对相关事件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投资人 黄光磊

  一直以来,业界及媒体针对万科事件中宝能与万科双方是否在规则范围内行事的争议一直不断。直至证监会发话“将依法依规处理”,万科事件终于迎来了监管层的表态,是到了讲规则的时候了。

  宝能是否有购买万科股票的权利?

  自宝能举牌万科以来,王石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发表反对意见,“民营企业,不管我喜欢你,不喜欢你,(但)你要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我就告诉你,我不欢迎你。”“我不接受你,我个人来讲不接受你。万科的管理团队不欢迎你这样的人当我们的大股东。”

  姚振华不可以购买万科股票?民营企业不能做万科大股东?显然,这不是王石的个人情绪所能左右的,资本市场只能谈规则。

  上市公司股票是公开交易品种,自由买卖这些最基本的市场行为理应受到尊重。任何投资者均可自由地在证券交易所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除非法律另有特别规定,任何人(包括董监高)均无权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或者信仰的偏好,去苛求股东的所有制背景、财务状况、教育状况。

  不少法律专家认为,即使宝能资管计划有违规之嫌或尚存某种疑议,按现行法律规定,也不能因此得出宝能增持股权的无效性和投票权、表决权无效性的结论。

  关于宝能的资金来源问题,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邓峰和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张维迎都指出,宝能系的资金合法性与否,与万科股权的争议其实没有关系,即便宝能系的资金存在违规,也只是承担监管上的责任,比如罚款。邓峰认为,只要宝能这个主体还存在,就没有理由来怀疑它的钱从哪儿来。法律有一个很重要的无歧视、公平的原则,对于资金来源不做道德判断。

  华润和宝能是否有权要求改组董事会?

  6月26日,宝能提请万科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罢免王石郁亮等所有现任董事监事的议案。

  6月30日华润发声明,“会从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未来董事会、监事会的改组。”

  但万科却于7月1日晚间在深交所发布《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稿),其中第五条规定,董事在任期届满前,股东大会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万科管理层此举意在声明:宝能和华润无权改组董事会。

  随后万科又于7月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关于不同意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及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提请召开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根据《公司法》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普通股股东(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有权向董事会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根据持股比例,华润和宝能均有此权利,万科管理层不顾两大股东提议,显然违反《公司法》规定。

  另据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彭冰的分析,董事会议事规则解决的是开会程序,不包括董事任职资格事项,董事资格由公司章程解决。公司章程效力高于董事会议事规则,因此二者若有冲突,以公司章程为准。

  而根据万科公司章程第一百二十一条:股东大会在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可以以普通决议的方式将任何任期未满的董事罢免。第六十七条: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向董事会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因此,华润和宝能的罢免议案仍须提交临时股东大会表决,不会因为万科管理层的阻击就失效。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认为万科的行动违背了市场的规则,因此使用了“有争论”一词。但是对于收购方宝能,《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的,报道认为宝能和华润的一切行为符合自由市场规则,认为他们并没有做“任何在自由市场上不寻常的事情”。

  万科管理层是否有权利否定股东?

  2015年12月17日,王石就宝能举牌万科发表《内部讲话》,措辞强硬,非常霸道,称不欢迎宝能成为万科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王石个人认为宝能的“信用不够”。   

  作为万科管理层的王石,有资格去判定大股东宝能的“信用不够”吗?

  万科是一个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们有权力将自己持有的万科公司股票卖给任何一个新股东。宝能只是通过二级市场正常地增持万股A股,是完全正常的商业行为。王石作为万科公司的董事长(职业经理人),竟然公开指责万科的某个股东是否有资格购买万科的股票,实际上是对《公司法》的恣意挑战。

  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董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业务执行机关,负责公司或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的指挥与管理,对公司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股东大会或职工股东大会所作的有关公司或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董事会必须执行。

  王石作为董事长,是全体股东的受托人,须有敬畏股权之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但其行为却严重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违背了其对公司和股东负有的诚信、勤勉、忠实义务,没有尽到保护公司及股东利益的责任。   

  2016年1月30日,王石在新疆2016年首届天山峰会的开幕式演讲中说: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企业是一个纯粹的外商或民营企业,会有危险。他不欢迎民营企业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王石给民营资本进行了“定性”:在社会主义国家,民营资本不能成为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的第一大股东。   

  王石认为民营资本不能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的第一大股东。

  2013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此来看,王石不仅敢于挑战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姚振华与中国的民营资本,他似乎还敢于挑战中央的权威了。

  万科管理层是否有权调查和公开宝能的资管计划?

  2016年7月19日,万科将本应提交监管层的《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的报告》广发媒体,称宝能公司钜盛华用于举牌万科的9个资管计划存在违规。洋洋洒洒9000字的举报信,却最早出现在了非证监会指定信批媒体上,万科管理层严重违背了信息批露规则。

  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竟然举报股东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并将其资管计划的全部仓位详情公布于众,这在法理上涉嫌泄露内幕信息,是自“股份制公司制度”在英国诞生以来从没有过的新鲜事。

  有熟悉上市公司规则的人士透露,上市公司可以每隔15日,在股东名册中看出投资者的建仓或者减持的情况,但是万科披露的9个资管计划,精密计算出了持仓的成本以及利率情况,这说明万科在举报前,向基金通道做了调查,才得以把宝能资管计划的底牌揭露出来。

  作为必须对公司股东负责的万科管理层,私下通过基金通道对公司股东的资金详情进行调查,显然是僭越职责,涉嫌泄露企业内幕信息和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那么,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否有权利公开股东的资管计划呢?

  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在内幕信息依法披露前,任何知情人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信息,不得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证券法》明文规定,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 有投资人士称,由于万科在举报信中表示,万科目前总股本为11,039,152,001股,其中A股9,724,196,533股。在A股中,除宝能、华润、证金汇金公司、安邦、金鹏计划、德赢计划以及QFII、基金外,其余股份不到A股的20%,中小股东流通盘面较小,易被人为操纵。   按照这一逻辑,万科披露宝能0.4%的持股数变化也可能会引起公司价格波动,此外,对于宝能持仓成本的披露也可能会影响中小股东对于万科股价的判断。可以认定属于第八项对证券交易价格又显著影响的重要信息范畴。

  万科举报信事件后,深交所7月21日对万科发出监管函,批评其违规行为,称万科于7月19日向非指定媒体透露了未公开重大信息,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规定。

  证监会已经明确指出,万科事件必须依法依规地去解决。   

  股东大会,就是依法依规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绝不能允许万科管理层为了个人私利,恣意挑战法律的尊严。万科董事会的改组问题,理应通过召开股东大会,“用选票和平地解决”所有的争论。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评论万科股权争议的时候,报道称,“是时候让市场的力量来决定一个企业股权问题的时候了,情怀、请愿和寄期望于行政干预显然已经不符合当前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趋势。”

  版权声明:此文属于新浪财经网友独家供稿,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机构或个人均不得转载。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浪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香港证监会“夺权”港交所?

不论哪一个监管机构主导上市审批,提升港股市场素质最终仍需落实到企业管治的改善和规范中来。改革上市架构,在推动改革的漫漫长路中,只是第一步的尝试,未来无论法律条例的修改,监管和执法的加强,还是投资者教育的改进,无处不关键,也无处不艰难。

商务部为何棒打“美年大健康”

假如商务部这一大棒狠狠砸下来,不是打蔫了“美年大健康”,而是窒息了中国医疗市场健康发展的活化因子、消解了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市嘲供给侧”改革能量,中断了医疗服务市场多层次需求与多层次供给的有效循环。

华润才是结束万科宫斗的钥匙

很久以来,华润并没有太多的声音,可能是囿于央企的身份吧。但王石主动敲门来了,华润该如何表示呢?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快要打开了!

日元为何能成为避险货币?

半年来,日元对人民币的涨幅已接近30%,促进了人民币在没有对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有序释放了对一篮子货币的贬值压力,并通过改善贸易条件推动了中国出口的企稳。在日元币值趋稳之后,一旦美联储加息预期重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可能再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