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严重动荡时期,政府维稳不是“干预市场自身涨跌”,而是处置非市场行为对市场行为的干扰。

  文|董少鹏

  自6月末以来,中国股市围绕该不该“救市”问题再次展开争论。有人认为,证监会[微博]对股市上涨和下跌都不应该管。其实,这里混淆了两个不同概念,即“市场自然涨跌”和“违法违规操作导致的异常波动”。

  近两个月来的股市,不但经常发生超过3%左右的单日下跌,而且千股跌停的市况也一再演绎,维护稳定工作不应放松。当然,也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快回复市场常态,让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

  鉴于市场不稳定情况,包括证监会在内的管理层对股市稳定运行十分关注,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线索一旦发现,就一抓到底。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7月9日公安部与证监会会商之后,两部门的精干队伍在持续对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线索展开排查,相关案件的侦查工作已取得进展;8月25日晚间,公安机关就中信证券高管、财经杂志记者、证监会工作人员等11人因涉嫌违法被调查发布通报;随后对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等涉嫌违法违规立案调查。9月15日,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等人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针对股市剧烈异常波动,为防止引发系统性风险,中国证金公司入市购买股票,一些大型投资机构增持股票,稳定了市场秩序和市场情绪。这种干预是必要的。

  证监会在8月14日发布的公告中明确表示,“今后若干年,中国证金公司不会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不变”;“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在股市严重动荡时期,政府维稳不是“干预市场自身涨跌”,而是处置非市场行为对市场行为的干扰,属于逆周期调节。

  证监会不会在市场秩序稳定时,因为股指高低而去干预市场;但一定会对违法违规交易行为采取监管措施。并且,不但证监会要管,公安司法机关等也会管。

  2014年7月末启动的上涨行情是有经济数据和改革基础的。但与此同时,原有的追涨杀跌的投资习惯继续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发酵放大。此次暴涨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融资活动也活跃起来。

  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长期恶意做空中国经济和股市的力量借机兴风作浪,制造了很恶劣的后果。所以,这一轮市场波动既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市场治理也就面临多种矛盾。

  维护市场稳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局部性风险蔓延为全局性、系统性风险,而不是死盯住某一个点位。不过,也不能反过来说,维稳完全不考虑点位,完全不考虑市场价值中枢。市场的稳定性在不同形势下、不同阶段中,是与具体点位相适应的。

  股市剧烈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但如果处置得当,迅速平复,其影响就是有限的。相反,如果处置不当,局部风险无限蔓延,甚至有可能导致发生系统性危机。所以要警惕,要积极应对。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