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不要再鼓噪国际板

2013年10月17日 03:12  证券日报 

  ■阎 岳

  股市就是一个“多棱镜”,会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扭曲、变形,最终吓自己一跳。比如近日深刻影响A股走势的国际板传言。

  近日,市场上流传颇广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借道上海自贸区推出国际板的传言,更有所谓通讯社发文称某机构“已成立工作小组研究自贸区国际板事宜”。

  对这两个影响很大的市场传闻,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及时进行了澄清,后者表示要“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方责任的权利”。

  刚刚开通的证监会微博也及时对国际板传言进行了澄清,并将之定性为“谣传”,而且郑重其事的“再次强调,我会近期发布的《资本市场支持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若干政策措施》中,没有包括允许符合资格的外资公司在上海自贸区内发行股票的相关措施。”

  关于设立国际板,业界争论颇多,市场对此普遍不“感冒”,监管层和相关部门也仅是停留在研究的阶段,并数次表示推出“没有时间表”。

  那么,国际板究竟有没有必要设立呢?笔者以为,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商榷。

  首先,A股市场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做到内外一致。

  多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要倚重外资,在改革开放初期更是给它们以某些特权。

  现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实力已跃居世界前列,在利用外资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明显加大。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内资与外资、内企与外企如果想在A股市场有一番作为,就要遵循统一的法律规定和行业规则办事。

  其次,给市场更多的自主权。

  今年以来,政府“简政放权”的进程明显加快,证监会等部委取消行政审批的事项也日益增多。依笔者看来,境外公司在A股谋求上市,完全是市场行为,遵照国内相关法律规定和国际惯例操作即可。

  笔者以为,境外公司在境内A股上市,完全没必要专门为它们开辟类似中小企业板那样的专用交易板块。符合国内A股上市条件的境外公司,可按正常渠道走IPO程序,合规者公开发行上市,不合规者拒之门外。

  至于这些境外公司在A股上市后的板块划分,就纯属机构和行情供应商的市场行为了。它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将这些公司按行业属性、题材等划入不同的概念板块,比如国际股。就像现在市场上已经存在的外资背景、上海自贸等概念股一样。

  最后,把国际板的传闻抽丝剥茧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叫IPO的“家伙”隐藏在最深处。市场恐惧的不是境外公司在A股上市,而是对IPO改革的不确定性存有很深的疑虑。

  其实,国际板就是一只“纸老虎”,经过各种渠道传播扩散,再让股市这个“多棱镜”一照,就成为吓坏投资者的一头“怪兽”了。

  再补充一句,从国际板屡次传言出现的时间点看,国际板好像已经成为一些机构做空A股的工具了。监管层应引起注意。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南京市长季建业因经济问题被双规
  • 体育专访斯特恩:微博潜水党 ESPN排名科比25
  • 娱乐张国立称有纪律不能谈春晚 自认好主持
  • 财经多地公积金告急:资金被挪用建设保障房
  • 科技苹果宣布23日开发布会 预计推新款iPad
  • 博客清华教授称“落户北京应考试”犯三宗罪
  • 读书溥仪自曝家丑:婉容出轨私生子被烧死
  • 教育16岁大学新生没半月就退学 国考报名
  • 徐斌:看毛片和做爱不是一回事
  • 花木兰:美国会用硬币解决债务危机?
  • 陶冬:2014年全球经济三大看点
  • 海啸:美国政府的“关门”战术
  • 谢作诗:土地流转是经济转型首要问题
  • 张明:世界经济开始重振信心了吗
  • 周彦武:银行业明年将暴发危机
  • 齐格:诺贝尔奖也爱傍大款
  • 叶檀:希勒与任志强谁懂中国房价
  • 陈季冰:面对美债违约 中国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