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推出国际板要慎之又慎

2013年10月14日 02:30  新京报 

  ■ 谈股论市

  股市为什么一谈国际板就绿脸,就是对目前推出国际板尚未做好心理承受准备。

  10月10日,一则消息引发了大盘跳水。据认证为“证券时报财富资讯微博”的微博称,有关部门已经同意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分支机构,设立相关交易场所,允许境外公司在此上市。这相当于此前讨论多时的国际板借道推出。受此消息影响,香港恒生指数盘中急挫超过200点。A股也在上午收盘前瀑布般狂泄。针对市场上关于上交所将借道上海自贸区推出国际板的传言,上交所很快在其官方微博中表示,既未考虑、也未研究利用上海自贸区推出国际板。

  尽管上交所对这一传言及时辟了谣,但市场还是对国际板心存惧怕。事实上,国际板推不推不是问题,什么时候推才是值得考量的。

  首先,股市还没摆脱熊市时不宜推出。推出国际板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国内的资本市场运行比较平稳,并且各方面的估值比较合理;二是从资本市场本身来说,环境比较良好,特别是供求关系能够达到大体平衡;第三,市场投资氛围比较浓厚,投资者信心指数比较充裕。

  除了宏观层面、基础层面的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市场层面的因素。

  市场层面的因素明明白白告诉我们:IPO重启都要经改革后才能成行,且有600多家通过了核审在苦等上市,倘若动辄几百亿融资规模的境外大企业到中国股市来融资,从谁的口袋里掏钱?还不是从中国投资者的口袋里掏?股市过往融资过度的抽血效应使中国股市难以摆脱熊市,若再推国际板,无异于又来一只圈钱洋老虎。

  其次,有可能转嫁国际金融风险。眼下,国际金融生态恶劣,此刻若让那些经营艰难的外国公司到中国国际板来上市,就很可能将其国际经营风险转嫁到中国投资者身上。不仅如此,中西方股权文化和监管要求也不同。

  当下,中国股市投机风盛行,还不具备投资生态环境,中小板、创业板市盈率还很高,如果此时贸然推出国际板,可能会使得中国股市以硬着陆的方式来迎接较低市盈率的国际板。这显然会让中国股民在一亏再亏的基础上蒙受更大的亏损。股市为什么一谈国际板就绿脸,就是对目前推出国际板尚未做好心理承受准备。因此国际板一有风吹草动,股市就以暴跌回应,可见市场心态之脆弱。

  此外,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前也不宜推出。如关于国际板货币计价问题,有关部门已经确定国际板将以人民币计价,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是留在境内,还是汇出境外?如果像红筹股那样资金基本留在境内那还好说,但是要汇出境外,就要涉及资金跨境流动的问题。国际板如何同B股兼容也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A股制度上与国际还有一些差距,公司法、会计法、信息披露规则、公司治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推出国际板条件还远未成熟,市场对此不应太过敏感。

  □苏渝(财经评论人)

(原标题:推出国际板要慎之又慎)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浙江宁波电视台回应卫星车在余姚被堵
  • 体育东亚运-国奥男篮逆转韩国与台北争冠
  • 娱乐传小S压力大当庭落泪 否认家暴离婚传闻
  • 财经申通圆通等快递单被明码标价公开出售
  • 科技中移动北方首个4G试商用 套餐最低50元
  • 博客亲历:我是怎样在帝都买到房子的
  • 读书篡位还是继位:康熙遗诏能否解雍正疑案
  • 教育16岁高中生为老师生子老师愿照顾一生
  • 郎咸平:中国改革如何跨过深水区
  • 丁志杰:上半年经济形势与突出问题
  • 姚树洁:为何中国加长汽车比欧美多
  • 周彦武:美债违约只剩最后一道防线
  • 唐钧:公众为什么质疑以房养老
  • 龚蕾:谁将会是世界首位万亿富翁
  • 周彦武:中国经济高度依赖进口
  • 雷永军:孕婴童渠道 从草莽到规范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安邦智库:全球进入新维多利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