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严惩中介造假 提高上市显性门槛

2013年04月25日 09:0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蔡宗琦 实习记者 毛万熙

  著名学者、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华生(微博)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证监会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不是新股何时发,而是新股怎么发,即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问题。他建议,短期内为破解市场供求失衡的发行难题,应大幅提高上市标准、严打中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从中长期来看,资本市场进行“二次股改”势在必行,需改革并购重组政策,整治垃圾股,盘活绩优股,这样资本市场才能为国民经济发挥应有的作用,奠定其在国民经济和金融领域中的地位。

  当前难题:新股如何发行?

  中国证券报: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华生:证监会过去一年做了许多工作,最大的成果之一是盘活了中介机构,同时加强了市场监管,但还要抓更核心的问题。目前证券市场最主要的问题是除少数大盘蓝筹股外,大部分股票定价扭曲。在股价扭曲、供求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简单的市场化改革就不太行得通,过去市场化询价导致新股发行“三高”问题就引起各方面的不满。

  为了解决“三高”问题,过去一年来监管层采取了“限量限价”的行政发行制度,把价压低、大盘缩成小盘,但限制不住市场。这次新股暂停前发行的最后一家是浙江世宝,它的发行价仅2.58元/股,发行量1500万股,结果上市自然爆炒,首日暴涨626.7%,现在10多倍于流通股的发起人股还未解禁,而股价一度跌去三分之一。因此,用这种办法解决“三高”问题必然造成首日暴涨,然后股价走上漫漫“熊途”。

  当前证券监管者面临的最艰巨的挑战,不是大家议论的新股要不要发的问题,因为证券市场迟早要发新股,而是新股按照什么方法发行。按“三高”发不行,按行政性的限价限量搞“伪小盘”更不行,这是前些年新股发行改革留下来的困境。

  短期药方:提高显性门槛 打击包装造假

  中国证券报:简单的市场化和行政化都行不通,但短期内IPO启动在即,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应如何推进?

  华生:短期来看有两个办法,一是大幅提高上市发行的门槛,二是严惩中介包装造假。

  抬高门槛怎么理解?A股市场特别是中小盘股定价高、市盈率高,国内成千上万的企业想上市,香港和台湾的公司、在境外退市的中国概念股都想来A股上市。在目前的定价水平和结构下,市场供求严重失衡,这是我们认识和处理证券市场形势的基本立足点。如果偏离了这个对市场基本状况的判断,我们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就会事与愿违。供求严重失衡的解决之道在原则上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全面开闸,放手让想上市的企业都上市,让市场自身去大浪淘沙,但这是休克疗法,超出政府和投资者的承受力。另一个办法就是大幅抬高上市门槛,当然这意味着现在申请上市的许多企业都不够条件。

  IPO刚暂停半年,许多企业业绩就滑坡,去年以来创业板待上市企业撤单的有四分之一,这说明小型企业不论是否有意造假,其自身抗风险能力都较低,业绩波动大,这样的企业上市危险很大,投资者往往要吃大亏,所以小微企业应该去新三板“锻炼、实习”。

  应当说,我们现在选择的道路值得商榷——上市门槛很低,够门槛申请的拟上市公司太多,不可避免鱼龙混杂。面对上市潮,监管部门设置重重隐性关卡,上市需要“过五关斩六将”,一方面造成排队上市的“堰塞湖”,一方面过关上市的企业仍频频变脸,造假案例不断。这就像全国的学生都想进北大,如果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很低,够分数线的人太多,就只能再去审查、外调、面试,录取谁、不录取谁完全取决于校方的主观评判,这样不仅逼着大家去公关、造假、包装,最后录取进来的学生质量肯定还是没有保证。所以,应该直接大幅度提高显性门槛,削减行政审批权力,把那些条件不够的企业、有关联交易的企业关在门外,达到门槛要求的企业造假难度也成倍上升,这样才能真正使投资者对市场有信心。

  短期内可以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建立强有力的打击包装造假的机制,其核心是严格执法处罚。安达信曾是世界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因为安然公司造假案就轰然垮掉。反观中国,包括最近的万福生科案在内,没有一家违规中介机构遭到“动真格”的处罚。警告和谴责的威慑力不大,真正管用的措施应该是让法人负责,如吊销机构营业执照、暂停证券营业资格,而非让保荐人个人负责。如果这样去处罚券商、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就像美国的情况一样,其他中介机构会立即引以为戒,真正严格审查,审慎保荐,没有充分的把握不敢随便推荐上市公司。因为少推荐一家公司、少揽一笔生意的事小,出了问题赔大钱、业务人员流失甚至机构破产的事大。这样拟上市企业就会大幅减少,市场预期的供求平衡了,市场才能相对稳定,投资者才能真有信心。

  治本之策:还原垃圾股 盘活绩优股

  中国证券报:以上两条是短期内针对新股发行的治标之策。长远看,股市改革应采取什么措施?

  华生:现在资本市场一方面未能真正发挥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更没有充分发挥并购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融资功能也被边缘化。另一方面,投资者也不满意,认为二级市场总赔钱,成为一级市场的“提款机”。

  要解决资本市场存在的根本问题,应实行二次股改,解决之道在于还原垃圾股,盘活绩优股。

  首先,在给出明确过渡时间表的条件下,取消垃圾股借壳重组的政策,令证券市场股价结构合理化。小盘垃圾股估值太高是中国特色的资产重组政策的直接产物。垃圾股的借壳重组与真实的、有产业背景支持的并购重组不是一回事。现行政策为了维稳、保护投资者,使投资者误认为买垃圾股有保障,越买垃圾股越赚钱,这些年上涨幅度最大的都是垃圾重组股,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上市后做坏企业可以卖壳赚钱,做好企业反而不如做坏企业。

  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重组政策的导向,让股票估值恢复正常。当小盘股在二级市场上价格只有几角钱、几分钱时,新股在一级市场上就不可能发出天价。现在垃圾股在二级市场上有百倍、数十倍的市盈率,怎能抑制住外表光鲜靓丽的新股发行价格?

  其次,要盘活绩优股,搞活上市公司,尤其是优质上市公司。这一年多来,监管者搞活了中介机构,这样做也对,但中介机构本身不创造价值,还要靠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赚钱。当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头“变瘦”时,中间越“肥”越糟糕。所以,重点要做好蓝筹股公司再融资的市场化,为企业的并购创造条件。再融资市场化的最大好处就是稀释控股股东的比例。股权多元化才有收购,才有产业的并购重组,企业自己才有并购重组的主动性和金融手段。有了大手笔的并购,很快就能扩充大盘股的市值,投资者自然会关注蓝筹,市场才能活跃起来。

  此外,要鼓励国企整体上市。许多大盘蓝筹股一股独大,基本没有并购重组的可能性,估值很差。国企整体上市后,企业才能没有内幕交易、关联交易、注入资产之类的事,才能改造国企,股权才能多元化。我建议,在上市标准中应加入一条:禁止有关联交易的企业上市,已经上市的要限期纠正。

  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经济一样,如果没有真正深刻的体制机制变革,是很难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唯有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真改革,资本市场才能摆脱这些年来不断靠维稳勉强支撑的赢弱状态,并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两项任务——产业升级和结构重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奠定其在国民经济和金融领域中应有的地位,同时又能随经济发展给投资者以应有的回报。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疆暴力恐怖案疑犯正准备参加“圣战”
  • 体育欧冠-莱万4球 皇马1-4客负多特 视频
  • 娱乐红十字会拟下月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
  • 财经国内油价创近9个月最大降幅 各地油价表
  • 科技视频业第二大收购已敲定:百度接盘PPS
  • 博客柴静:北大卖猪肉男回应批评 地震专题
  • 读书参谋精英铁骨军旅情:军事忠诚
  • 教育极品舍友惹人厌?人生需要学宽容
  • 育儿母子性教育对话引讨论:卫生巾擦屁股
  • 西向东:日本其实也是资源大国(图)
  • 姚树洁:官二代贿赂教授被英国判一年徒刑
  • 朱大鸣:保尔森大溃败让黄金保值神话崩盘
  • 甘犁:中国能否实施租房补贴券
  • 陶冬:全球资金大腾移
  • 章玉贵:中国如何突破贸易与金融新壁垒
  • 林采宜: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依然严峻
  • 刘建位:如何见到巴菲特并合影
  • 陈思进:中国应先做空自己
  • 管清友:人们为什么需要经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