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顾铭德:解决B股问题还需转A股模式

2013年01月12日 14:41  金融投资报 

  金融观察家 顾铭德

  从去年12月份起,B股行情强于A股,领涨沪深股市。推动B股行情的主因是深圳中集B股成功转H股案例,其后深万科等一批业绩稳定、希望转H股的B股公司股价领涨。这是一件可喜之事,它表明B股改革已经启动,解决B股历史遗留问题已经看到希望之光。但是,B股广大投资者心里很清楚,解决B股历史遗留问题,仅仅有转H股模式是不够的,也是不可取的,还需要多渠道、多模式解决这个问题。其中部分B股转A股模式不可避免。

  其一,解决B股模式应当学习解决股权分置难题,从实际出发,从上市公司具体情况着手,以“一股一策”方式统筹兼顾。符合转H股上市条件的,比如中集、万科等一批公司可以转H股公司,如果不符合转H股条件的公司,应当允许这些公司进行转A股的试点。B股问题疑难复杂,不可能只适用一个模式。符合转A股的B股公司,完全有理由进行试点推广。

  其二,B股转H股的难度与B股转A股的难度,从法规条例上是一样的。我国资本项目部分没有放开的内容是,还不允许(从法规上)境内居民直接投资境外股票;境外居民直接投资境内A股股票,只允许特别批准的QFII和QDII模式。中集模式采用了境内居民持有H股由机构账户代持和只抛不买的替代措施。同样,B股如果转A股,对境外居民和机构也可以采取境内机构代持和只抛不买的措施。

  其三,B股转H股或转A股的不同模式,应当尊重B股大部分股东的意见。境内居民大部分是冲A、B股的差价来买B股的。B股的改革当然要听取大部分B股股东的意见。当然,有A股的上市公司,B股转制改革也应当听取A股股东的意见。为此,沪深两地A+B股公司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A股和B股股东都能接受的模式方案。当意见不一致时,只能通过股东大会,投票表决,这是市场经济的通用模式。

  总之,B股改革同样是“开弓没有回头箭”。B股遗留问题长达11年之久,B股境内投资者由于体制的缺陷,体制缺乏机构和再融资渠道,遭受了长期大面积大幅度亏损。这种亏损当然是买者自负,但管理层在改革B股问题时,在设计改革模式时,对B股股东长年不公平体制待遇应当重视,不能视而不见,三公原则同样应当贯彻到B股改革全过程,这样才会彻底解决B股难题。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云南镇雄山体滑坡遇难者被强行火化
  • 体育范佩西1球曼联2-1利物浦 麦蒂38分青岛胜
  • 娱乐央视春晚赵本山确定搭档倪萍饰演夫妻
  • 财经国税总局:房产税扩大试点方案暂不出台
  • 科技库克船长的三大挑战:中国、创新与管理
  • 博客石述思:职工为何冷对养老金九连涨
  • 读书黑色内幕:国民党突袭钓鱼岛被谁阻拦
  • 教育研究生考环卫工:死也要死在编制里
  • 育儿幼儿园百余孩子办集体婚礼称利于性心理
  • 张庭宾:中国经济冷热并发症
  • 罗天昊:警惕中国遍地黑夜
  • 西向东:中国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 陈序:还不到紧张房产税的时候
  • 王占阳:官民需要形成五大政改共识
  • 王德培:太不把中国特色当回事
  • 谢作诗:重罚行贿是增加反腐难度
  • 高善文:影子银行的兴起和影响
  • 西向东:污染缘何成发展代价
  • 郭世邦:银行如何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