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皮海洲:新三板难以化解IPO堰塞湖

2012年12月12日 01:09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截至12月6日,IPO待审企业已增加到830家,其中上证所主板168家,深交所中小板342家,创业板320家。IPO“堰塞湖”越积越高,让管理层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而一些弄虚作假的待审企业,更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股票长期不能上会上市,其业绩造假的事实就会暴露出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审核二处处长常军胜近日在保荐代表人培训班上就明确表示,“现在已披露和在审企业业绩下滑的较多,下滑20%算比较稳定了,下滑50%不在少数”。

  如何尽快消化IPO“堰塞湖”?市场人士献计献策。有业界人士就积极向证监会建议,用新三板来化解IPO“堰塞湖”。而从11日的《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来看,这一建议似乎也得到了证监会的采纳。多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称,证监会或出台政策鼓励排队IPO企业自愿申请新三板挂牌,以疏导化解IPO“堰塞湖”。

  新三板能化解IPO“堰塞湖”吗?

  笔者以为,这恐怕只是业界人士的一厢情愿。将排队IPO企业搬到新三板,丝毫都不能减缓IPO的压力。形象点说,不进新三板挂牌,这些待审企业是站着排队,而进了新三板挂牌,无非就是提供一条板凳,供待审企业坐着排队。可不论是站着排队还是坐着排队,这些待审企业上市的目标并不会改变。因为这些待审企业需要的是融资。

  其实,进入新三板挂牌,对于排队待审的企业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毕竟在新三板挂牌不能实现融资,虽然挂牌以后,有可能通过定向增发来再融资,但这种再融资不仅融资金额有限,而且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与其这般不确定,恐怕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站着排队,一心一意争取早日实现A股上市。更何况,在新三板挂牌,企业还需支付一笔挂牌费用。因此,除非管理层强制规定待审企业必须到新三板挂牌,或者规定IPO公司必须在新三板挂牌两到三年时间,否则,这样的引导恐难有好的效果。

  而且,新三板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目前新三板的设计实际上也将很多待审企业拒之门外。因为,现在新三板只有中关村科技园区与今年8月国务院扩大试点而新增的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地的国家级科技园区。只有这四个科技园区的企业才能上新三板。而即便新三板进一步扩容,也只是限于科技园区。而我们看到,目前的待审企业很多并不属于这些试点园区,也不属于科技园区。

  笔者认为,要疏导IPO“堰塞湖”,最好的方法只能是改革现行的发行制度。

  (皮海洲,资深市场观察人士)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 体育U22国足0-1韩国 中超-徐亮宣布加盟申花
  • 娱乐阿娇首谈韩国男友:他的真诚和风度吸引我
  • 财经茅台请求监管部门抽检塑化剂
  • 科技火车票二维码强加密:不排除破解可能性
  • 博客民国一块大洋能买什么 抗战老兵嚎啕大哭
  • 读书莫言授奖词:他以俏皮口吻揭示阴暗面
  • 教育前国脚全家移民:儿子国内上学作业太多
  • 育儿北京一计生办被问简化准生证:到这得等
  • 杨东辉:A股在元旦前后还会见1950吗
  • 张卫星:韩志国与邹涛的对赌谁决定输赢
  • 张五常: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问题
  • 刘石:贺铿的言行令国人蒙羞
  • 陈思进:美国是怎么搞垮一个国家的
  • 宋文洲:慈善义卖为何被骂不要脸
  • 罗天昊:衡量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
  • 西向东:大街上美女为何越来越少
  • 宋文洲:习近平不搞限行带来新希望
  • 洪平凡:欧元区危机仍是世界经济主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