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应彻底中断对股市的托市刺激

2012年11月29日 02:49  21世纪经济报道 

  继11月27日股市报收1991点收跌1.3%后,28日股市再度走跌报收1973点,跌幅0.89%,盘中跌破至1968点。实际上这段时间,无论是工业利润、固定资产投资,和即将12月1日发布的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等数据都是回暖的,经济基本面和股市的黑色是脱节的。现在,股市跌破2000点加剧了市场的恐慌,部分人士认为12月是本年度最大的解禁月,高达1809亿待解禁,这是巨大的压力。

  千亿解禁股和IPO库存等对股市的重压,虽存在但缺乏信服力。如自6月4日交行跌破净资产后,目前已有中行、浦发等十家银行破净,其他6家市净率也在1倍徘徊,按照托宾Q值,股价低于或接近于重置成本,理论上出现股东冲击性甩卖终止。

  我们认为,股市持续羸弱根因于市场对政策救市的一味诉求,而导致股市估值体系紊乱。中国股市带有突出的政策市胎记,只要股市羸弱,机构投资者就扮演着会哭孩子要奶喝之角色,一直采取悲观思维,等到政策层大力推动利好,然后开始暴涨。这么多年,股市这种“父爱下的撒娇思维”合谋着政策市的路径依赖。

  令股市惊恐的是,境况已显变化。监管层似乎厌倦了无止境的信用背书,而机构投资者等则在短期利益驱使下,依然希望延续政策市行情。这种诉求与施予间的错位配比,使市场估值体系陷入紊乱,股市陷入惯性下跌区间,市场出现预期见底而不触底的超级紧张。

  现在决策层向市场释放了差别红利税、QFII扩容等利好,但这些政策利好不再是单纯的撬动市场走向,而是服务于股市的规则和制度改革。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台后,主要精力是制度的重构和查漏补缺,如退市、发审和打击内幕交易等,央行并未如投资者所愿启动降准、持续降息等政策,同时十八大后,政府的施政重点趋向民生和改革,如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的强调,李克强副总理强调深化改革等,都透射出管理层对GDP数字增长趋向淡化,对股市短期政策救市热情度下降,预示股市渐失了政府信用背书之估值溢价。显然,这些无疑将导致机构投资者对股市估值失去了方向性,并出现了失重性的估值紊乱现象。因此,伴随着股市跌穿2000点,进入“1时代”。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股市上市公司结构,与经济转型和调整方向的匹配性断层,也干扰着股市的估值体系。当前决策层已明确,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是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及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转型,服务业、社会保障等投资无疑成为未来亮点,而现行股市的上市公司结构则以制造业为主导,且制造业等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自身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等下,正在面临痛苦的煎熬。显然,这种中国经济结构未来的可预见调整,与目前股市上市公司结构将越发凸显出显性离差,无疑反过来干扰股市的估值体系。即便决策层增加财政投资,其方向也将是服务业,医疗和社保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增长难以在股市中找到立竿见影的配比性关系。

  短期政策性“背书”很难到来,股市原有信心模式破产,尽管我们认为目前股市已经非常有投资价值,但是惯有的思维还是会让市场继续抑郁,就像一个一跌倒就被扶起的小孩,父母现在已经不愿立即扶起,他会在地上多趴一会多哭一会儿,实际上他完全有能力自己勇敢站起,甚至快速奔跑。现在,该是打破这个旧的循环、迎接一种健壮的自立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李庄揭重庆打黑:被没收资产应给交代
  • 体育麦蒂32+5+5青岛两连败 阿联33+11广东胜
  • 娱乐何韵诗出柜女友曝光 二人共度春宵(图)
  • 财经酒鬼酒风波续:自检发现塑化剂超标未重视
  • 科技电信联通争抢iPhone 5第一枪:加大补贴
  • 博客对话劳教村官任建宇 1942年大饥荒纪实
  • 读书中共反腐史:被查处的十大"亿元贪官"
  • 教育家长发信:8成娃补习我咋办 国考题答案
  • 育儿6岁女童遭继母虐待2年7次就医
  • 赵伟:2020年收入倍增三个约束条件
  • 姚树洁:全面小康关键在于分配环节
  • 于刚:电商创业的几个误区
  • 方泉:父女缘分不过意味不断目送背影离开
  • 张化桥:贫富差距的根源
  • 章玉贵:美元体系步入崩溃周期第二阶段
  • 宋文洲: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信的秘诀
  • 金岩石:京沪房价多高才合理
  • 张卫星:中国股市现有模式已走进死胡同
  • 郑风田:速成鸡为何应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