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董少鹏:中国股市究竟患的什么病

2012年11月20日 04:11  证券日报 

  ■董少鹏[微博]

  11月19日,上证综指盘中跌破2000点,最低为1995.72点。这是今年5月股市进一步走弱以来,上证综指第二次失守2000点,上一次是9月26日盘中跌至1999.48点。对于这样的局面,众多投资者忧心忡忡,备感失望。

  但笔者也注意到,有评论者认为这样的局面属于“正常”,理由一是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现有模式难以维系,二是中国股市缺乏根本性制度改革。

  就我国经济前景看,尽管转型任务艰巨,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空间也空前广阔,提高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拓展市场深度将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增长动力。何况,在规模基数已今非昔比的前提下,即使能够继续保持7%左右的增长,也是强于众多主要经济体的了。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并不乐观、财政债务危机困扰不断的欧美国家,其股市表现明显好于我国。可见,当前的中国股市已背离经济基本面,是个常识问题。

  那么,中国股市是不是缺乏、又到底需要怎样的根本性制度改革呢?有人说是强化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有人说是要严查严打内幕交易,有人说是尽快实现一二级市场价格接轨,有人说是减少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也有人说是改变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还有人说应该削减国有股东在上市公司的权重,又有人主张限制大股东套现。当然,所谓尽快引进跨国公司上市,让它们充当“标杆”、“榜样”的建议也时有耳闻。不可否认,所有这些手段,都可能对股市的定价和日常运行有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否真的该把精力用在这些方面,真的要如此四面开花地改革呢?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改革的次序又该如何排定呢?

  笔者认为,资本市场作为资产权益的交易市场,最根本的是公开透明、定价真实,而为落实这八个字的要求,一是需要制度保障,二是需要主体理性,三是需要文化支持。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遭遇不同的阶段性困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如果一定要用“根本性制度变革”这个词,我们所做的也并不少,股权分置改革如是,上市公司治理如是,证券公司改制如是,引进长期投资者也如是。即使公众满意度并不高的新股发行机制改革,其实也已发生很大变化。股市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和持续的过程,并且需要外部制度的配套,所以,认为只要搞一场“根本性制度变革”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幻想。

  那么,在“根本性制度变革”不可能一夜之间实施的逻辑之下,中国股市该怎么办?毫无疑问,还是要推进制度和机制改革,并且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关键是,改革要遵循市场规律,要响应市场参与者的关切。就拿新股定价和二级市场定价来说,价格高低只是表面问题,背后是价格真实问题和信息对称问题。所以,任何改革措施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价格真实和信息对称。

  上证综指从2007年6124点的虚高,又到2012年11月19日1995.72点虚低,反映的是股市缺乏独立的定价能力,主流机构投资者不仅不能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反而为市场剧烈波动推波助澜。由于股市长期难以走出暴涨暴跌的怪圈,监管者的作用也备受争议。

  为了解决我国股市面临的“新兴加转轨”的诸多矛盾,监管者不断推出改革措施,特别是近十年来,步伐可谓巨大。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之后,陆续实施了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退市制度改革、健全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大幅降低市场费用、加快推进场外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债市规范发展、做好长期资金的衔接和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市场机构创新发展、大幅提升市场法制和诚信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对外开放等十个方面的改革,整体上受到市场好评。但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股市行情依然疲弱,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

  舆论易出现较大波动,是中国股市的又一突出特征。由于10月、11月股市行情没有出现好转迹象,悲观的预期不断加重,传言满天飞。先是11月7日一则基金连续大规模减仓的消息,随后11月16日一则证监会副主席称800余家公司排队、IPO发行将“井喷”的消息传播,后均被管理层予以否定。昨天上证综指盘中跌破2000之后,诸如《买啥都可以就是不要买股票》、《 A股寒流笼罩》、《2000点朝不保夕》、《中国股市到明年底都不会好》的所谓“名家评论”又出笼。这些舆论现象反复说明,中国股市缺乏理论支持,缺乏基础性的自信。

  对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来说,尤其需要理论支持和基础性的自信,否则很容易陷入波折甚至动荡。而从最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券商和基金来说,缺乏基础性的自信,犹如患上“软骨病”。如果它们不能准确地给股票定价,犹如患上“行为能力不全症”。广而言之,其它市场主体也可能患有这样的病症。

  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时,首次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概念。这对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建设我们的股市,一定要把尊重本土实际和吸收借鉴外来经验结合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既要在条件允许时适度加快改革开放发展,也要避免条件不具备时逾越阶段盲从冒进;既要遵循互惠互利原则,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更要坚守住国家民族利益的底线。走得实才能走得好,也才能最终走得快。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北京广东外地考生明年不能就地高考
  • 体育CBA-马布里准三双北京击败吉林两连胜
  • 娱乐刘烨开通新浪微博 混血儿子萌照做头像
  • 财经酒鬼酒风波续:自检发现塑化剂超标未重视
  • 科技魅族MX2手机高调亮相:小米手机承压
  • 博客2012年博客盘点 金庸主人公多数没父亲
  • 读书中共反腐史:被查处的十大"亿元贪官"
  • 教育高校品酒课一年喝64瓶酒 国考题答案
  • 育儿6岁女童遭继母虐待2年7次就医
  • 姚树洁:全面小康关键在于分配环节
  • 叶檀:不要拯救多晶硅大企业
  • 梅新育:印度应克制贸易保护主义冲动
  • 张捷:股神必然要倒台
  • 西向东:全球化走到了尽头
  • 六月冬眠:总有一幅图让股民感触良多
  • 林园:所有赚钱牛股有一个共同特性
  • 郑风田:平坟运动背后的占地潮更吓人
  • 易鹏:官员应该看看《一九四二》
  • 艾诚:陈九霖的天堂与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