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江时学:欧洲债务危机正在好转

2012年11月16日 16:43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2012年“第八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以改革面对未来”11月1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表示:“欧债危机你问10个人可能得到11个答案,这个人躺在病床上你要是悲观的话他是半死不活,要是乐观的话可以说他半活不死,我是比较乐观的。欧洲债务危机正在好转,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在我们身后了。”以下为相关实录:

  上一场嘉宾已经谈到了欧债危机,99%的我同意,有一点不同意,希腊西班牙要退出,凭我对欧洲的关注,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欧债危机你问10个人可能得到11个答案,这个人躺在病床上你要是悲观的话他是半死不活,要是乐观的话可以说他半活不死,我是比较乐观的。欧洲债务危机正在好转,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在我们身后了,欧债危机我们必须注意到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作为一个整体,欧盟和欧元区的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比重并不高。2011年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比重希腊是比较高的,整体欧元区欧盟并不是很高。财政赤字相当于GDP的比重也在减少,监管减少的幅度不是很大。爱尔兰比较令人担忧,但是德国应该说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第二,德国经济在增长。德国是欧盟中间的老大,定海神针,只要它的经济增长,我认为欧盟欧元区经济没有问题,这些图表数字完全能说明问题。欧洲中央银行预测明年欧元区经济有望实现0.5%的增长,IMF预测明年欧元区会实现0.7%的增长。

  第三,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决心是强大的。这次危机实际上一定程度上验证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他们认为必须要通过更多的一体化来克服危机。财政协定已经签署,今后起动银行业联盟、经济联盟乃至政治联盟,如果这些联盟在可预见的将来实现,欧盟今后抵御欧洲危机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第四,防火墙在加固。欧洲稳定机制已经启动,这是永久性的反危机机制,放贷能力达到五千亿欧元,比EFSF多六百亿欧元。欧洲稳定机制被称作欧洲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法国跟德国这两个国家在诸多问题上有许多共识,任何一体化的进程中大国发挥作用,这个一体化就会推动。德国、法国这两个国家在许多问题上还是有共同的看法。

  第六,欧盟开始认识到加强经济治理的重要性。经济治理确实很重要,我们已经看到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强财政纪律,一方面预防措施很多,包括欧洲学期等等,还有罚款。如果长期不能纠正,让你大手大脚花钱就要罚款,对于今后防止出现类似欺诈的国家很有帮助。

  第七,反危机战略正在发生变化,从片面强调紧缩到关注经济增长。

  第八,欧洲银行发挥积极作用,已经搞了两次长期再融资,成效不错。前不久欧洲银行宣布直接货币交易OMT,被看作是欧洲版的QE3。

  第九,在二级市场上无限制的有条件的购买提出纾困要求的国家的国债,条件必须实施经济调整,必须接受监督。

  爱尔兰经济已经出现复苏迹象,它缓慢走出危机归功于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爱尔兰是希腊等国家应该学习的榜样。减薪导致爱尔兰产品竞争力上升出口增加,对银行体系进行整顿,压缩公共财政,爱尔兰是不是希腊应该学习的榜样,是不是实施财政紧缩,这个值得我们讨论。

  第十,国际社会已经并将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有一些不利因素,西班牙等国银行业已经处于严重危机之中,债务危机不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债务危机的社会成本不断加重。欧盟内部在如何构建银行业联盟、能否发行统一债券如何处理紧缩与增长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上还有分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不利于欧洲摆脱债务危机,怎么看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理论上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制约世界经济复苏从而影响中国出口,欧洲需求减少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减少,人民币被升值,欧洲对中国的投资减少。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有利影响,许多国家在搞私有化摆脱危机,压缩财政开支,这个对于中国走出去对于中国投资欧洲非常有帮助。

  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欧元不会崩溃。不宜唱衰欧洲,危机出现在欧洲,不能说整个欧洲都陷入危机。德国并没有陷入危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中国伸出援助之手有利于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不能因为希腊债务危机与高福利有一定的关系而轻视提高全民福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十八大以后我们中国的社会福利能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谢谢!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当选总书记 军委主席 常委名单
  • 体育意媒体曝恒大有可能向AC米兰注资
  • 娱乐姚晨婚礼被曝花费百万 宁财神等密友出席
  • 财经汽柴油价今日起每吨下调310和300元
  • 科技深圳地铁遭WiFi逼停调查:会干扰但合法
  • 博客上海体育局:女排队员遭教练性骚扰声明
  • 读书史海钩沉:毛泽东为何不与贺子珍复婚
  • 教育90后女生未谈过恋爱2年写5部爱情长篇
  • 育儿英国4成婆媳关系紧张因孙子引分歧
  • 谢百三:应提供平等广泛的医疗保健条件
  • 张明:全球萎靡中的中国亮点
  • 安邦智库:中国的能源策略正在遭遇困境
  • 海就:经济危机是公地悲剧型制度的结果
  • 于晓华:未来十年中国还可保持5%的增速
  • 叶檀:企业打民粹牌自毁长城
  • 西向东:中国哪些物价比美国便宜(图)
  • 李玲:常委见面会传出积极信号
  • 王海滨:长期债务危机刚刚拉开序幕
  • 陈岳峰:2012年中国零售业发展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