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国际洪灏:中国央行在等什么?

2012年09月21日 17:42  作者:洪灏  (0)+1

  文/新浪财经特约撰稿人 洪灏(微博)

  全球央行联袂推出量化宽松措施,刺激全球股市上涨——唯独中国例外。市场认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已经黔驴技穷的共识有误。其实全球央行一致采取宽松政策,恰恰暗示着全球通缩压力已迫在眉睫。投资者可以继续延续交易策略,但是也应该谨记止损的原则。下注时不知道赢面和交易时不知道止损,最终将注定失败。

  “会止损比会赚钱更重要。”- Paul Tudor Jones

  近日来,欧洲央行、美联储及日本央行已接二连三地开始量化宽松,唯独中国央行迟迟未有动静。之后,全球股市走高,而美国股指更创新高——但中国股市却一意孤行。

  我们在这一波央行政策市到来之前已预料到股市的升浪将带来交易机会,因为我们认为任意一所央行货币政策上有所作为的概率很大,即便他们不同时动手。如今各大央行已经联袂推出货币宽松政策,本足以扭转市场低迷的情绪,并刺激风险资产市场上扬。然而,上海股市的技术反弹却来得快,去得更快,实在是让投资者大失所望。现时市场又大致徒劳了一番回到了原点,投资者下一步应该如何布署?

  市场人士认为近日各国央行先后实施的量化宽松措施将有可能引发中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并使央行的货币政策投鼠忌器。对此市场共识我们并不认同。

  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成本加成,并假设中国是大宗商品市场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而并没有任何议价能力。但历史经验显示,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庞大,因此能影响到大宗商品价格。由于中国增长放缓,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亦会相应下降,并将因此抑压有关价格的增幅。例如,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今年只有10%出头的增长,而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仍有接近约30%的同比增长。

  自美联储于9月14日公布QE3后,虽然美元指数小幅攀升,我们注意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却出现下跌的势态 – 反映两国央行对货币政策取向的暂时分歧。上一次汇率走向的分歧出现于去年12月底,而中国股市在今年1月初开始了一波强劲的反弹。另外,有专家指美元出现下跌趋势。不过,投资者须注意,美国贸易逆差有一半是来自原油入口。如页岩气和其他新能源能有效减低美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美国的贸易赤字将大幅缩减。如是,美元难道不应该开始其长期的升势吗?

  央行有可能再次释放财政存款,基础货币将得以扩张;但政府换届和钓鱼岛争端带来的风险犹存﹕我们对今年中国股市的看法一直是,由于外需减弱和央票到期量减少,外汇占款和到期央行票据(两项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难以扩大。因此,即使央行多次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的货币供应也将难以有效地增加。而经济只能温和复苏,股市也将难有表现。

  然而,释放财政存款以扩大基础货币还是很有可能的。我们注意到,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季末定期释放财政存款。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于去年9月释放了人民币3,760亿元的财政存款,并于去年12月再度释放人民币1.2万亿元的财政存款。而中国股市在2011年10月和2012年1月都有了一波强劲的反弹。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释放了约4,000亿元的财政存款,同时伴随着市场强劲反弹(焦点图表1)。

焦点图表1: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季末定期释放财政存款,市场反弹接踵而至。焦点图表1: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季末定期释放财政存款,市场反弹接踵而至。

  6月份释放的人民币2,360亿元规模相对较小,可能是因为当时连续两次利率下调的缘故。而市场在这种货币政策组合下未能作出反应。这个迹象表明货币政策的利率价格刺激作用式微,而量化宽松的措施效果有可能更佳。这或许也是央行迟迟不降息的原因。

  因此,市场认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已经黔驴技穷的共识有误。其实全球央行一致采取宽松政策,恰恰暗示着全球通缩压力已迫在眉睫。想想看,如果新资金仍储于央行的保险库中,加上货币乘数已然崩溃,真正的风险则是通缩而非通胀。市场上的不确定因素比比皆是,我们亦见证了政府换届和钓鱼岛争端等无法量化的因素近期如何打击市场做多情绪。

  如果投资者可以从容应对即将飙升的市场风险,或者对这些无法量化的政治因素有独特的见解,投资者可以继续延续交易策略,但是也应该谨记止损的原则。下注时不知道赢面和交易时不知道止损,最终将注定交易失败。

  (本文作者介绍: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CFA,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