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国际洪灏:静待政策市

2012年09月06日 15:48  作者:洪灏  (0)+1

  文/新浪财经特约撰稿人 洪灏(微博)

  对市场的悲观情绪已经逐渐成为了市场共识。我们认为风险资产的价格,尤其是欧美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投票结果的预期。如果美联储或欧洲央行在近期有所作为,中国股市将会受惠。但如果美联储或欧洲央行并无作出任何举措,将会延迟上海股市的技术反弹时机,并会在短期内使中国股市继续承压。

  “当你的观点已成为了共识,那便是反思的时刻。” --马克-吐温

  市场对中国进一步货币宽松的预期减弱,不过股市将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反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比比皆是:PMI指数下挫、库存水平上升、投资增速下降等。对市场的悲观情绪已经逐渐成为了市场共识。

  然而,央行在7月减息后一直未有动静,市场对央行缄默的原因众所纷纭。但应该注意到的是,央行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完全独立的中央银行,利息决策权始终在国务院的手中,也就是说央行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因此,投资者需要深究,方能窥探出央行货币政策的取向。

  中国实体经济里的一些行业确实出现了资金短缺的现象,而通胀压力持续攀升——农产品通胀已连续数星期上升,楼价亦然。中国经济有意思的事情是虽然经济长期产能过剩,但竟然也会间歇出现通胀压力。

  这种现象似乎令人费解。这是拜过去新增的产能主要是用以满足海外的需求,而非供应内需的产能投资取向所赐。所以当下出口订单下降,海外需求疲软,就出现有效产能供应不足以应付内需的窘境,并不能放缓通胀的上行压力。楼市泡沫一直备受争议,而食品又是保障人民温饱的基本需求,这些都是政府在制定政策上必须考虑的因素,但也耽误了货币政策的执行。

  当然,央行有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供使用。比如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力所能及的决策,而市场一直对此报以厚望。然而商业银行仍然存有超额准备金;在数度下调存准金率之后,贷款增长和需求持续疲软;存贷比仍维持在法定水平之下。降准除了释放积极的政策取向之外,也将可能于事无补。因此,央行选择以逆回购操作去抑制市场利率并增加银行间的流动性,并可能借此举增强央行自身对市场利率决策的独立性。

  市场利率近期的波动反映了对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预期正在减弱。同时,中国股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长时间的负动量,与以往不同。当市场对货币宽松不报期望的时候,任何预期外的政策转向,甚至是预期本身的转变都将能引发技术性反弹 (见焦点图表一)。

焦点图表1焦点图表1

  近日中国银行业股价暴跌,同时房地产业大升,似乎暗示着政府或将推出更多放宽措施,如下调存准金率或息率,甚至是同时双降。尽管如此,这种反弹将仍然只是技术反弹,直至我们有足够的证据显示经济的基本面已出现复苏为止。

  市场正蠢蠢欲动,而市场波幅将会加剧;欧央行和美联储将有所作为﹕最近主要发达市场的隐含波动率徘徊在历史的低点。市场期待美联储、欧央行以至中国人民银行推出进一步的宽松政策。

  当下市场的投资策略大多是赌大小般地押注于全球央行的政策。毕竟,即使这三大央行不同时推出宽松政策,三大央行之一出手的概率是很大的。根据我们的美国经济流动性指数显示,发达市场上流动性仍然很充裕,并正在人为地抑制市场波动(焦点图表2)。

焦点图表2焦点图表2

  现时的情况令我们回想起2010年四五月份和2011年中旬的时候市场在意外暴跌前显得异常地平静。隐含波动率现已降至历史低位,显示市场可能低估了将来潜在的风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这时市场波动将会加剧。

  我们正在密切观望9月12日德国国会就欧洲稳定机制进行的投票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将从避免欧元危机中受益并因此而不遗余力地施行救助计划,但赢面和回报仍不清晰使我们暂时不大规模地下注。

  毋庸置疑,如果德国的投票结果如大势所趋,全球风险资产将会受惠。然而,我们认为风险资产的价格,尤其是欧美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投票结果的预期。如果美联储或欧洲央行在近期有所作为,中国股市将会受惠(焦点图表3)。

焦点图3焦点图3

  但如果美联储或欧洲央行并无作出任何举措,那么海外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将逐步转化为国内政策的确定性。这种情形将会延迟上海股市的技术反弹的时机,并会在短期内使中国股市继续承压。

  (本文作者介绍: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CFA,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