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热议风险警示板 是重病下猛药还是头疼医脚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1日 14:58  中国广播网微博

  中广网北京7月3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上交所日前发布《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昨天ST板块的股票一开盘有就超过100支股票的跌停,而且全线失守。今天市场在前期一波快速杀跌的过程当中,ST板块也依然是领跌市场,造成了一个全面的杀跌。

  针对《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推出的影响,经济之声《交易实况》三天来连续四次深入讨论,4位专家做客节目发表观点。

  一论:“抑制过度投机,任何公司只要违反原则就该‘杀无赦’。”

  7月29日,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金融系主任刘澄13点做客交易实况。

  主持人:今天我们还是将目光聚焦到上交所市场,上交所拟推风险警示板,ST股翻倍将需100个涨停板,“紧箍咒”能否遏制住投机的炒作?现在上交所把警示板的涨幅改为1%,跌幅依然是5%,对于市场有怎样的影响?

  刘澄:现在的规则变化还是秉持证监会总体要抑制过度投机,提高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运营质量的原则来出发,从整个规则看,一个是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尤其对于不诚信,数据造假等等问题查处力度。

  未来查处一个是风险警示板,要投资者区分出哪些股票是有问题的,另外风险期间有没有重大改善,要求彻底退市,我们说以前直接退市、直接下楼层没有真正落地,现在我们希望有真正“落地”的股票,以后不管任何的公司只要违反原则就“杀无赦”。

  二论:“显然不公平!典型的规则不规范!”

  7月30日,《交易实况》“财经人论财经事”,南开大学教授韩强做客节目。

  主持人:近两天,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到了上交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上,市场对于ST股也是采取了果断的用脚投票,对于这个新规您是怎么看的,其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韩强:上交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使用了不对称的涨跌幅,例如ST股涨幅1%,跌幅5%,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同时整理期的股票涨跌幅是10%,这就荒唐了。因为ST、*ST与整理版的股票是有区别的,为什么对ST严格限制,对整理版的放松,更没有道理。

  同时,我们注意到《细则》第十五条:自2012年X月X日起施行,再加上《通知》要求8月3日征求意见结束,给人的感觉是很快要施行。但是在股市收盘后看到的消息是,《细则》明年才实行,让人难以理解。这是典型的规则不规范!

  三论:“ST仍然可以继续‘讲故事’,未来‘扔垃圾’、‘捡垃圾’可能同时存在。”

  7月31日,《交易实况》“总编辑时间”,中国证券报(微博)采访部主任王栋琳做客节目。

  主持人:我们来关注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细则征求意见稿面市之后的市场情况。昨天,我们看到整体市场出现了一个进一步的杀跌,ST板块又是一个普跌行情,对于这一个征求意见稿做了一个回应。

  有关人士也是表示,根据深交所主板中小板退市制度以及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安排,深交所目前还没有设置风险警示板的计划。综合消息来看,ST新规目前来说是不是会对整体ST板块有一个进一步的打压,而是否又是我们目前的市场对于这个新规有一个过度的解读呢?

  王栋琳:上交所风险警示板的确是引起了ST板块的全线跌停和B股的暴跌。但是在初期的恐慌抛售过后,风险警示板能不能够有效的遏制炒差,投机风会不会卷土重来,这个政策效果就有待市场来验证。遏制炒作垃圾股,不仅需要在交易环节和交易规则上出重拳来监管,更重要是在发行体制和重组制度上推进市场化的改革,降低壳价值,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压缩垃圾股炒作的空间。

  在昨天暴跌之后有关方面强调三点,第一是作为退市新规的一个配套规则,风险警示板的设计思路早在退市新规出台的时候已经有了明确的表述。

  第二是ST板块的股票将在今晚划段之后决定是否纳入风险警示板。

  第三是昨天午间上交所的官方微博也再次强调,风险警示板的计划是于明年初实施,风险警示板的确不是第一次推出,但是新政对于市场的心理冲击最大的是有关涨跌停板的调整,涨幅限制为1%,跌幅限制为5%,只跌不涨的一个预期导致投资者开始抛售垃圾股。但是这种恐慌性的抛售能够持续多久就存在变数,毕竟预期到到2011年年报公布完开始实施新政,距离正式实施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ST仍然可以继续“讲故事”,未来“扔垃圾”、“捡垃圾”可能同时存在。

  四论:“资本市场没有投机性,这个市场就是一滩死水!”

  7月31日,《交易实况》“财经人论财经事”,沈阳师范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的教授田文斌做客节目。

  主持人:很多投资者特别是老股民们对于这个风险警示板的出台还是有很多的意见,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也是有一些支持的观点,比如很多网友也在说,这个是应和了郭主席谈到的未来可能会把目光要让大家转向价值投资,转向蓝筹股,田教授请亮明一下您的观点,您觉得这个事是对的还是错的?

  田文斌:从大的方向来讲,如果从长治久安的角度来讲,强化退市的机制应该说没有错,但是具体的时机上选择上错了。

  主持人:时机错了,这个时候不该推出?

  田文斌:对,首先现在市场所谓的钻石底已经被击穿,市场现在已经人心涣散,这时候抑制投机不合适,现在市场投机气氛浓吗?不浓,市场现在正等着政策来提振,这时候你给它进一步落井下石了,那么这个市场底不是现在能不能守住的问题,而是到什么时候止住的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应该是越来越进步了,我们不能反而走向倒退,上交所推出的这个东西,应该说在22年前也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创办之初曾经用过的手法,发展了22年之后又重新拿过来用了,这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

  监管者到底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你不能替市场所有参与者的行为负责,他实际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在负责,而且本身在没有推出所谓的警示板之前,为什么叫ST股?实际规则已经提示给大家,这些股票是亏损的,或者是面临退市的,包括两年亏损用新ST来表示,实际原来的规则已经在提示了,而且交易上已经有所差别了。

  主持人: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想跟田教授讨论一下。我们都知道股市这种资本市场有一个投资的价值,同时也有一个投机的价值,那么如果我们在目前这种市场环境当中,要强调把所有这种投机功能都完全消灭掉的话,对于市场是一个理性的表示吗?

  田文斌:恰恰不是。因为什么呢?我们有一句话非常清楚,老祖宗告诉我们了,水清则无鱼,如果资本市场没有投机性,这个市场就是一滩死水,这个市场将来就会走向消亡,显然不是这样,是希望这个市场越来越好,制度的投机性是允许的,尤其在目前非常低迷的情况下。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