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券时报:现金分红改革需向深水区推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3日 03:40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

  资本永远无法抛弃逐利和自私的本性,但它却是推动创新和变革的主要动力。只有当现金分红成为资本的诉求而不是资本的烦恼时,国内资本市场才能真正迎来现金分红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力量应该做的,是扫清现金分红的体制性障碍。

  股改对价和增发底线的例子已经证明,只有在资本能够获益的条件下,才会满足市场对于现金分红的需求。但反观我国资本市场,财税政策方面的制约和投资者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包括上市公司大股东、上市公司本身和各类投资者在内的大多数实业资本,都对现金分红提不起兴趣。

  要解决现金分红的问题,应该通过制度让现金分红成为资本所追逐的目标。这一目的一旦达成,不同的资本之间将围绕分红的方式、幅度等问题形成博弈,资本将主动承担起维护现金分红的任务。但这种结合,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实现。

  阻碍结合的因素来自很多方面,其中难以回避的是税收政策。取消或降低股票红利税的呼声一直以来不绝于耳,不少财经、证券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对此多次提出建议和意见,但现状是它仍然存在。股票红利税指的是股市里面分红时需要缴纳的税款,由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来源于公司税后利润,用于分红的资金已经缴纳了所得税,股票红利税实际上造成了重复征税现象。

  税收问题还抑制了长期资金入市的积极性,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如果要入市,现金分红是这类资金获得收益的重要途径。一个多余的税收环节显然对包括养老金在内的长线资金入市造成障碍,这是长期资金在场外徘徊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现有的公募基金等理应担负起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代言人,但由于饱受非议的固定管理费政策和不时出现的内幕交易等丑闻使得中小投资者对公募基金并不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变。资料显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基本上占市场的60%以上,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0%,而沪深股市则正好相反,到目前为止,机构投资者的占比仅为30%。

  据统计,国内资本市场的股票账户中有98%的账户资金低于50万元。这种局面带来的问题是,由于中小投资人持股数量不多,获得的现金分红数额十分有限,二级市场股票买卖差价收益对这些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现金分红在目前的市场中并未得到资本的青睐。

  由此,对现金分红的追逐无法成为资本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上市公司和长期投资者之间的良性博弈,现金分红也就无法具有持续性。

  现金分红与否和多寡不是资本市场的局部问题,而是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监管层已经走出了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第一步,未来的现金分红的改革需要向深水区推进,现金分红时代的到来有赖于证券市场的整体改革。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