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昨天的《东方早报》报道,传闻数月广东千亿养老金入市得到官方证实。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代理广东政府委托的千亿元养老金投资运营。1000亿元中可进入股市的不超过400亿。
释疑
改变资金困局
尽管有后顾之忧,而真正的、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养老金保值增值的现实压力。2011年CPI居高不下,数月增幅甚至突破“6%”,尽管今年以来走势放缓,但负利率下的社保基金缩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截至2010年底,近半省份(14省)社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有专家估算:如果以社保基金理事会公布的社保基金收益率和企业年金收益率的中位数10%为参照,那么中国五项社保基金从1997年至今,利息损失高达6000亿元。与其放在手上“蒸发”,不如入市牟取合理利益。在人口老龄化越发严峻的今天,改变养老金困局的最后一条路也就剩下拓宽投资渠道、专业市场化运作。
那么,“养老金入市”果真会成为洪水猛兽吗?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两个层面的考量:首先,“养老金入市”等于不等于“养老金入股市”?起码从广东的思路看,答案是否定的。比如美国,由于采取最保守的投资限制和策略,美国超过2.4万亿美元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甚至在2008年还能获得超过5%的投资收益。其次,就广东的实践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广东省政府签订了委托投资协议,作为一种社保投资试验,在政策层面当有更谨慎的作为,这点与散户粗放型的理财选择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入市”过程本身也为市场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当然,“养老金入市”也不是没有值得操心的地方:譬如巨额资金对本国资本市场的理性与秩序会不会形成冲击?“入市”如何撇清“救市”的嫌疑?这种“入市”方式如何不对其他投资主体不构成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事实上,养老金入市的另一个前提还得坐实个人账户,否则个人收益权似乎也难以保障……谨慎不等于不作为,改变也总比不变强。在增量思维下,既确保救命钱的安全又拓宽养老金的收益面,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邓海建
担心
赚得起赔不起
众所周知,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然而,一段时期以来,频频有建议将养老金投入股市中,试图通过此举来堵住当下养老金存在的“缺口”。可是,用养老金来投资股市,如何在这场“战役”中凯旋,以缓解养老金短缺的现实问题,值得慎重考虑。
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途径,让有限的养老资金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得以流通,甚至让其实现“滚雪球”式的增长,那么,不仅能够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而且,还能从制度上弥补当下养老机制存在的“困局”。当然,投资股市是不是明智之举,还有待观察,这些年来,确有不少公众通过投资股市大赚特赚,但也有不少人“栽”在了股市里,赔得一无是处。
用“养老钱”进行投资,在目前的处境下,可以说,我们能赚得起却赔不起,因此,选择让其流动起来无可厚非,但如何让其科学、合理地进行“流动”,却需要慎重考量。此外,还应当建立相应的保险机制,通过保险机构的介入,来为养老金投资进行“兜底”,应当才是当下养老金投资的妥善之选!
陈国琴
提醒
入市应择时机
“国务院批准广东千亿养老金获准委托入市”,这真是一个大好消息!相信不少股民在各大网站的显著位置看见这一新闻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很振奋。股市来援兵了!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认为,地方养老金通过委托社保基金入市,打通了养老金投资股市的渠道,增加了买方力量,对市场属重大利好,其运作模式可为其他省份效仿。
尽管这1000亿元确实是要投入运营了,但人家的原则是“坚持更为审慎的方针,新增资金将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确保实现基金保值增值。”而买股票能够确保保值增值吗?一位券商人士表示,新增基金更多的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说明将有很少的部分进入股市,对股市的影响主要通过心理预期,而实质影响更多的是债市。社保基金理事会采用这样的投资方式主要是为了稳妥和降低风险,毕竟养老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
事实上,养老金进入股市一直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尽管养老金一直被认为是“炒股高手”,在抄底逃顶方面简直就是“神算子”,但至少在目前看来,广东省的这1000亿元养老金入的应该不是股市,至少不是以股市为主。而退一步来讲,就算是入股市,短期内进入股市的可能性也应该是微乎其微,或者说短期内对股市来说不是好消息。因为目前的股市近两个月来的涨幅实在是不小了,而目前国内的经济情况又让人乐观不起来,所以,如果这1000亿养老金真想进入股市的话,也必将是在股市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的时候,而不是现在就进场为别人抬轿子。
杨凤霞
建议
借鉴诺奖基金
根据统计,到2011年年底,我国由各地方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资金近2万亿元,由于资金只能存入财政专户,扣除通货膨胀率,十年年均收益率为负数,对资金进行投资运营将更有利于其保值增值。养老金入市破冰,应该说是好事,但是这个好事能否办好,我认为,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诺贝尔奖励基金是如何增值的。
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功运作,除了诺贝尔本人在1896年逝世时捐献的3100多万瑞典克朗(当时为960万美元,约合目前1.4亿美元)中的2800万瑞典克朗用做奖金基金之外,更要归功于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有方。基金会聘请了一批金融、房地产专家,自1958年以来,不仅在证券和有担保的贷款方面投资,还可自由地在不动产或股票方面投资。1993年基金的总资产增到2亿多美元。目前该基金会更大胆地投资于世界各主要债券和股票市场,收入也不断攀升。近年来它的年经营收入一直保持在1000万美元,奖金和运营支出几乎全部来自股息和红利的收入,而基金会的总资产也因此大幅度增加,达到了22亿瑞典克朗。这是成功的经验,我们的专家应该好好研究,如果养老金入市也能借鉴成功,那么对老百姓来说真是好事。
当然,根据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借鉴诺贝尔奖励基金增值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建立一套阳光温暖制度,一是审核监督机制,每年要聘请审计部门对资金运用情况进行审计,坚决防止腐败丑陋现象发生,养老金是保命钱,经不起折腾,只能赚不能赔。二是要建立分红机制,既然是拿着公民的养老金去投资,那么,公民就是股东,就应该有对公民的养老金分红机制,这个机制也可防止赚的钱成为一个诱惑陷阱。
殷建光
■三言两语
●当“中国股市动荡圈钱的观感”与“养老金的救命属性”叠加在一起,“社保资金入市”这个命题便横生出惊悚的想象空间。
——韩静虹
●最好还是先推出一个保障承诺机制,给公民一份放心,给自己一个压力为好。
——陈宇峰
●中国股市确实是一个不成熟、异象丛生的资本市场。过去10年中国GDP增长2.66倍,上千家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激增10倍,而上证指数几乎是“零涨幅”。当此背景下看养老金入市,确实后顾有忧。
——郭旭
●奇怪为什么评论一边倒地反对养老金入市。看看十年前的一万元购买力和现在一万元的购买力有多大差别,还以为存在银行旱涝保收吗?退休工资越长越高,把养老金放在银行吃利息,最终只能坐吃山空。
——王晓晓
●养老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亏了怎么办?
——陆斌斌
●有专家说过,“如果股市现状不改,养老金就可能像‘唐僧肉’一样,肥了某些利益团体。”
——关宁
●若盈利,利润属谁?若亏损,谁埋单?
——祝山影
●小哥们都说:那股市是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本身就是早产的怪胎。
——陶片
●世上哪有稳赚不赔的生意,经验告诉我们,那些勇于投资的人经济状况要远比把钱存在银行里强,把钱存在银行里要远比把钱存在家里强!话又说回来,难道由国家操作把养老金投入股市会亏损吗?
——李默然
●所谓“社会保险”,就应该保险!但把它作为投资,能否保险?经营单位和批准单位能否给民众做出保证:这样做一定保险?
——钱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