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者建言:请为低收入股民开一扇投资之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1日 01:58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赵武阳

  [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低收入者将致富的梦想寄托于股市,也无需像做其他事情那样托关系、走后门,疲于奔命仰人鼻息,到头来还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

  3月,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发布了2011年度证券投资者调查报告,其内容显示,我国股民以中低收入者为主;在调查的样本中,超过八成的投资者月收入在6000元之下,其中更有近40%的投资者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

  该数据恰好说明了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为何一再呼吁“低收入者不宜炒股”,也印证了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在两会期间因“股民没有风险管理意识”而引发的“伤心”。

  但是,在劝低收入者离开股市的同时,也请郭主席和李教授等高收入者把自己的脚伸到他们的鞋里,想一想他们为何要违背人类厌恶风险的天性,把微薄的积蓄投到吴敬琏老先生认为的所谓“不合格的赌场”中去呢?这难道仅仅因为他们“风险意识差”吗?

  实际上,如果以同情之理解,我们就能发现,在当前情境下,低收入者投资股市,监管层与其斥其投机,不如哀其无奈。

  诚然,当今社会可以投资的市场比比皆是,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绝大部分商品都有了交易的市场,自然理论上都存在投资的可能。诸如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艺术和收藏品市场等,更是已跻身主流的投资渠道。

  但所有这些市场有着共同的特点,首要便是对投资额要求较高,低收入者即便倾其所有,也只能怀杯水车薪,在门外徘徊。此外,由于这些市场尚未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大众来说显得较为生疏,从而加大了贸然进入的风险。

  当然,更神通广大一点的投资者,或许还可以进入地下钱庄,但此种营生不但风险极高,而且万一遭遇“吴英”式悲剧,还得不到法律保护。

  由此观之,对于低收入者的“低收入”而言,炒股似乎已然是稳妥而现实的投资方式了。而收入低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也低,这虽是人性所不愿面对的荒谬,但却是经济逻辑所展示的现实。

  那么,低收入者是否可以不投资呢?

  这就牵涉到了当代中国一个更荒谬的现实,即,如果不投资而是存银行,收入就会贬值!近年来,公众一个朴素的愿望在于,收入即便跑不过GDP,但一定要跑过CPI。但可悲的是,正如林毅夫所言,在中国,低收入者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在补贴借款的高收入者。由于高度垄断的金融体系扭曲了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信号,存贷利差不仅造成“高得不好意思公布”的银行厚利,同时也让作为存款方的中低收入者承担实质性贬值的代价。

  而反观中国股市,虽然风险很大,但2006~2007年和2009年的牛市,给了渴望致富的低收入股民以依稀的曙光。虽然在这个市场上,背后有很多黑手,有很多谎言,但毕竟股民所有的选择都是自主的,身边炒股致富的案例也是生动而富有吸引力。

  而且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低收入者将致富的梦想寄托于股市,也无需像做其他事情那样托关系、走后门,疲于奔命仰人鼻息,到头来还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监管层如果建议低收入者不要炒股,虽其良苦用心或天地可鉴,但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在加强股市风险教育的同时,要切实完善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机制,让低收入者能够投资一部分具备相对稳定回报的股票;另一方面,还需要厘清当前的金融乱象,给民间富余的资金以合适的投资渠道选择。

  投资行为宜疏不宜堵,如果仅仅告诉低收入者不要投资股市,但却没有提供合适的替代途径,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在道义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如此不智不义之举,正如鲁迅当年嘲笑所谓导师给年轻人的指路,“不可向东、或西、或南、或北”,导师们“心底的蕴蓄”实际上乃是“不走”,但通胀高企下可怜的股民,固守原地无异于坐以待毙。

  开篇提到的调查中,还有一个被许多媒体忽略的数据,即“44.23%的受调查者认为股票最具有保值增值价值”,这或许能够为本文的观点做注脚。

  因此,在建议低收入者关上炒股这道门时,请为他们开启另一扇投资之窗吧。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