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投公司汪建熙:对内地银行业信心充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6日 06:09  南方都市报微博

  作为执掌中国数千亿美元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公司,于多数人而言充满了神秘色彩,其每一次大手笔的海外投资都会引发市场震动和热议。

  在全国政协会议间隙,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面对记者的围追堵截,回应了获得外管局300亿美元的注资问题,解释了去年投资新兴市场亏损原因,并详细阐述了其对国内银行业看好的原因以及力挺上市公司分红对国内资本市场建设的意义等热点话题。

  获外管局300亿美元注资

  记者:外界一直声称中投去年底再度获得外管局注入资金,不知是否属实?

  汪建熙:中投确实已经在去年年底前收到外管局300亿美元的注资。

  记者:中投一直希望找到一条获取持续融资的途径,去年5月中投监事长金立群曾表示,中投已经获得稳定连续的注资机制,是否指的就是外管局注资?

  汪建熙:外管局300亿美元的注资并非持续性的。作为中投来说,从某种角度上你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资产管理机构,在它的投资能力可及的情况下,如果能实现比较好的收益,比较好的管控风险的能力,有剩余的投资能力,那么就会继续向主管部门申请注资。

  但从实际上来看,你要是希望管理有效,一个资金池或者一个基金,其实它的规模也是有一定限制的,要是规模太大的话,你也只好去买美国国债了,这个没有办法。

  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口径,要看我们的投资管理能力,操作资金太大以后,管理难度会加大,成本也会随之上升,所以现在还不能确定。

  记者:那么中投是否也可以考虑发债来融资?

  汪建熙: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从道理上来说,除了国家注资以外,中投是不是可以去发债?中投是不是可以替其他的机构来管理?我觉得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这个必须是在我们的治理框架范围内。我们是国务院直属、由国务院直接管理,上述事情必须通过董事会,必须在这个治理框架下来考虑。至于说是不是还有新的发展空间,从纯技术角度看,资金渠道可以超过国家注资形式,但是目前尚无具体研究。

  坚持配置新兴市场

  记者:中投去年在新兴市场的投资上,出现了一些账面亏损,是否会在投资方向上进行一些调整?

  汪建熙:我们在投资成熟市场之外,的确在新兴市场也已经建立了较多的头寸。从中长期来看,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新兴市场。但是阶段性很难说,比如2011年由于欧美经济的波动,以及货币政策等导致新兴市场出现通货膨胀,新兴市场国家于是采取一些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长受到影响。

  以资本市场为例,去年M SCI全球指数全年下跌7.35%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的指数下跌了22%。因此,长期看好不等于说时时刻刻都看好。所以,你如果有时候在新兴市场有些配置,当年可能会出现账面亏损,但是作为长期投资必须要有这个配置。中投会根据既定的投资战略和市场的变化进行投资。短期来看会有“积极的偏离”,但一定是做长期的配置,不会在短期内有大幅度的变化。

  记者:国内经济增长迅速,会否通过中投香港进行投资?

  汪建熙:中投自身是不能够直接投资人民币经济区的,换句话说不能投到国内来,那么如果想投中国经济,那就只有通过香港的市场,通过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或者其他国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所以香港市场在新兴市场,特别是和中国相关的投资领域,处于一个非常核心的地位。

  对银行业信心充足

  记者:今年银行新增贷款业务都有所增长,中投作为工、农、中、建的大股东,会否通过香港市场去投资银行业,能否成为一个亮点?

  汪建熙:对于银行业,我最近也关注了好长时间。刚才我听说,由于调控房地产和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等问题,有银行行长担忧银行业不良资产可能会有很大幅度的上升,不过我对中国银行业信心还是比较充足的。

  记者:信心原因来自哪里?

  汪建熙:从他们目前的业绩、资本出资率以及不良贷款率来看,应该说都表现得比较优秀。当然,我觉得如果地方融资平台做一些清理,或受房地产调控影响,那么银行的不良率也可能会有所上升。但我个人认为,上升的比例不会很高,可能从原来的1%多点,上升到3%-5%。

  即便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和早前情况也有天壤之别。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前,它的不良率可能是在25%或者更高,当时很大原因是体制机制方面的,也是当时国企改革的一些客观情况造成的。我个人认为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其次,目前中国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拨备是非常充分的。再者,银行管理在银监会、央行的监管下改善了不少。此外,不少银行都是上市公司,要接受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因此,个人觉得银行业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健康,比较强劲。

  记者:既然如此看好,中投会出手么?

  汪建熙:中投作为汇金的全资股东,投资这些上市银行是有一些限制的,首先要符合市场交易的规定才行。

  力挺分红制度

  记者:大行的分红率今年已经下调了,您觉得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吗?

  汪建熙:作为上市公司来说,分红有不同的情况,但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是做好治理,否则光谈分红就没有根基。当年我在证监会时,就提出是否要编制一个企业分红指数,目的在于鼓励投资者关注这个板块。

  由于我国市场发展的阶段和国民经济并不是总是那么吻合,因此虽然过去30年,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股市的股指和个股的股价常常是高高低低。股价无法为投资者带来很好的回报,并且又不分红,因此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参与就受到很大影响。在目前治理情况很差,现在股价又不能很好反映中国经济情况和公司价值的情况下,分红就变得很更重要。

  今年可能有一些企业为迎合监管要求,派息分红较往年高一些,但是长期而言,分红收益也是投资者的重要收益来源。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往往就会随意做出投资决策,分红制度就是要扭转这一普遍存在的恶劣情况。

  现在国内公司高管融资后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老百姓真傻,将钱这么轻易就交给他们。其实融资之后是受人之托,从道义上说,应该是如履薄冰,要兢兢业业为投资者做好投资管理,但现在却不是这种样子,所以总的来说目前我们应该推动分红。如果公司资金用得非常好,公司发展很好,而且股价也能反映企业的价值,那么在这个时候把分红率降低也未尝不可。

  记者:您是否注意到一个特殊情况,现在国内市场并非一个成熟的投资市场,依然是一个投机的市场。股民与其苦等上市公司不确定的分红,还不如去博差价来得快?

  汪建熙:郭主席提到鼓励长期投资蓝筹股。我个人也很赞成这个观点,但是很多投资者不同意,并且认为蓝筹股都很烂。在我看来,投资蓝筹股是一个理念,而不是具体到某个公司。推行这样的理念就是希望市场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逐步实现投资者与公司共同成长。

  南都特派北京记者刘杨 实习生罗金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