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皮海洲:提防大股东增持的五大猫腻

  皮海洲(微博)

  财经评论人

  在鼓励大股东增持的同时,监管部门应该把监管跟上去。作为中小投资者,更要有一颗“防人之心”。

  证监会日前正式下发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及第六十三条的决定》,将持股30%以上的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股份的锁定期从12个月降至6个月,以进一步鼓励产业资本在合理价位增持股份。

  鼓励大股东增持,管理层稳定股价的意图是明显的。不过,鼓励大股东增持,甚至为大股东增持提供方便,这对于大股东来说是如虎添翼。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则是与狼共舞。

  因此,在鼓励大股东增持的同时,监管部门更应该把监管跟上去。作为中小投资者来说,更要有一颗“防人之心”。通常说来,大股东增持难逃五大猫腻。

  一是忽悠式增持。这是投资者比较熟悉的一种大股东增持方式,特点就是只打雷不下雨,或下几滴雨。比如,大股东拿一小笔资金增持少许上市公司股份,然后承诺在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然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二是为再融资服务的增持。这种方式最近几年较为普遍。由于最近几年股市低迷,许多公司的再融资价格与股价形成倒挂。为了能够推高股价,使再融资得以顺利进行,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常常采取增持的方式来刺激股价。

  三是为限售股解禁而增持。通过大股东增持刺激股价上扬,达到为限售股解禁套现服务的目的。

  四是为机构投资者的需要而增持。不排除大股东通过增持来为机构投资者造市,使机构投资者摆脱套牢的困境,或为机构投资者拉抬股价创造条件。

  五是内幕交易式增持。大股东是上市公司信息的第一知情人,所以在上市公司有什么利好消息时,大股东总是可以提前知晓,这样大股东的增持很容易得到利好消息的支持。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