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老金入市两大症结 多重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0日 10:56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从去年年底开始,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开始频频吹风,但养老金入市始终未传出确切的消息。

  纵观各方舆论,养老金入市已是大势所趋,《人民日报》2月6日也刊发文章,称养老金入市是必然趋势,但入市时机尚有待考量。

  这些需要考量的关键点在哪里?

  市场人士认为,除了中国股市制度不健全,养老金投资可能造成亏损的担忧外,主要集中在“谁来管,怎么管”这两个问题上。

  从《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情况看,养老金如果要入市,起码要理清养老金投资运营主体是谁,个人账户基金中是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在中国政法大学(微博)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胡继晔看来,这些都不是什么难题,为了增值保值养老金肯定要入市,如果决策者坚定决心的话,有一年时间足够实施推进。

  投资运营主体有争议

  胡继晔,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副教授,10年前他写博士论文时研究养老金如何增值保值;10年后,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他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运营主体一直未能确定。

  胡继晔介绍说,谁来管理养老金投资,业界有三种方案:一种是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管理。过去10年,社保平均都能取得9%的收益率,还代理了9个省份中央财政补贴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社保是最具实力、有业绩、有经验的专业投资机构,而且对于管理养老金有着健全的投资制度。

  二是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简称“人社部”)以及管理的保险中心来管理投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取发放都是由人社部来做的,入口、出口都在做,中间的投资环节,如果他们来负责的话,可以增加效率。

  三是由各地方社保经办机构来做。地方社保经办机构熟悉地方情况,可以实现更当地化的服务,且多个运营主体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竞争,从而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但是这三种方案都存在着优劣点。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已承担国家养老金战略储备的任务,近期内只收不支,不宜再承担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运营管理任务;人社部作为政府部门直接进行投资存在法律、法规上的障碍;地方社保基金管理部门投资经验、人才都比较缺乏,存在着受地方领导影响进行投资决策的风险。

  胡继晔的建议是,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投公司、汇金等专业投资机构借调人才,组建全国统一的投资运营主体,省级个人账户养老金管理机构参与。这样的好处是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地方政府干预养老金投资,同时又形成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适度的竞争与合作。

  一位接近养老金入市讨论组的学者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相比其他两者,目前决策机构比较倾向中央统筹的模式,由中央统一建立一个机构,把分散在各地的养老金上缴到中央,委托它开展投资运营。

  即使中央集中投资的模式,也有分歧。人社部力主在其下另行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投资运营机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则希望由他们运营。两相权衡的折中方案,是在国务院下,由人社部、财政部牵头,重新成立一个正部级的“养老金理事会”。其管理结构、投资方式,借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经验。

  在1月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也称人社部已经先期开展了研究和论证,正在研究养老保险积累基金的投资运营办法,但目前没有入市计划。

  2月16日,记者向人社部发出养老金入市的采访要求,人社部相关工作人员却让记者采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除了中央各部委的利益之争外,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当前养老金管理主体是地方政府,虽然养老金投资收益低,跑不赢CPI,如何弥补养老金缺口也令地方政府头痛不已,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其庞大的基数产生的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且全归地方所有。

  另外,养老金也是当地银行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在各地的养老金基本上是以活期存款放在银行的,对于银行来说,这笔钱是非常重要的收益来源。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指出:“养老金入市是一次利益调整,寻找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渠道已经成为共识,养老金入市,需要时间,需要各个部委之间协调一致行动。”

  个人账户支付能力有争议

  相比较“谁来管”,“怎么管”是个更加关键的问题。1.9万多亿元养老金说起来数额巨大,但是具体多少能够真金白银地用于投资还很难说。

  当前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的乃是“统账结合”的模式。其资金分为两大部分:单位缴费的20%进入统筹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即用年轻一代的缴费支付退休一代的养老金待遇。按照制度设计初衷,现收现付下,基金仅需“略有结余”,结余部分以确保支付为首要前提。

  另一部分,员工缴的8%进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钱属于个人所有,统筹账户是作为共同所有,由于采用现收现付,不能用于投资,能用于投资的只有个人账户。

  但现实情况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由于老龄化导致退休职工人数逐年增加,另外制度体制下老一辈人没有养老保险制度,各省区统筹账户每年都有巨大的支付压力,多数地区不得不挪用个人账户的资金,造成个人账户空账。

  从统筹账户资金看,许多地区筹集的养老金按时给付都难以应对,还必须依靠其他财政途径支持,根本没有入市的选择空间。

  财政部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也担忧,地方养老金与社保基金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每月都在对外支付,但社保基金目前无需对外支付,其风险压力自然不及养老基金。同时,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地方政府从未披露过养老金收支信息。此背景下,很难精确计算可以拿出多少比例的养老金用于投资。

  在他看来,现收现付本身都不够,现有的1.92万亿元养老金规模相对于13亿人口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有些地区仍然需要地方巨额财政补贴,哪能把钱拿来做投资。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全面推行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支付的压力很大。而且在2000年后国家实施“两个确保”,一个是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收支缺口实行了专项补助,这个制度到现在仍然在实施。而且中央财政补助的数额是逐年增加的,并且增加幅度比较大。去年中央财政用于中西部养老保险的转移支付总量达到1846亿元,2010年是1560亿元。但另一方面是,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外来打工人员聚集,养老基金积累了大量的余额,例如广东省。

  “全国统筹基金账户发展不平衡,在没有解决省级统一说的前提下,地、市、县级的养老金入市一说无从谈及。”文宗瑜说,“再则,必须要管理制度,否则有哪级政府敢把‘养命钱’拿出来。”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不要担心。中国社科院郑秉文教授看来,这种看法存在一定误区,并没有看到“入项”在增多,随着养老金基金覆盖面的逐年扩大,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养老基金的结余会越来越多。至于担心的支付风险,要到30年后才面临兑付高峰期,近30年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增值保值。

  尹成基也承认, 尽管存在支付压力,但目前都能按期发放。到去年年底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总额2.87万亿元,其中养老保险累计结余1.92万亿元。

  短期对市场只是象征意义

  美国401K 计划一举扭转了股市趋势,告别长达15 年的漫长熊市,促成了22 年的超级大牛市。中国养老金入市,对于资本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高杉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们看好股市的一个前提就是因为养老金要入市,“由于养老金长线资金的进入,市场风格正在逐步确立,蓝筹股将迎来历史性的大机会。”

  星石投资总裁杨玲也表示,养老金入市将是左右2012年股市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她看来,养老金入市将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这将根本性地改变股市的资金供求关系,给A股带来巨大机会。

  郑秉文认为,股市与养老金是互动关系,养老金入市将推动股市的健康发展,推动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推广。

  如果从长期来看,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表示,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治理问题,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养老金投资于稳定现金流的上市公司,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形成维护投资者权益的机制。

  有人担心,中国股市不健全,大起大落,会否影响?

  胡继晔告诉记者,养老金入市本不必选择时机的,而是越早越好。只不过目前股市到了一个相对估值低的时候,动态市盈率在14倍,很多股票已经超过10年期国债的安全回报,现在入市是最好的时机。

  不过从短期来看,养老金入市对股市的影响更大的是象征意义。

  国泰君安分析师钟华在最新研报中称,大多数国家允许企业年金以及商业保险投资资本市场,并且规定比较宽松,但对于养老体系的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却比较严格,例如比利时、美国、西班牙的公共养老储备基金只能投资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经常讨论美国养老金投资股市,通常说的是401K计划,相当于国内的企业年金,最根本的联邦社会保障信托基金的OASI(老年和遗嘱社会保险信托基金)的基金结余只能购买联邦政府的特别债券,而不得购买其他任何证券。

  “国内养老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应该会受到限制,投资股市的比例大约会限制在30%,短期买了什么股票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有预期在,有信心在。”高杉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