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特约作者 重庆 苏渝
近期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救市举措,其中一项就是养老金入市。1月17日,媒体披露:南方某省已经获准将1000亿元基本养老基金转交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一季度将开始投资。养老金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该不该投入股市,一直存在重大分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掌门人戴相龙认为,养老金按一定比例投资股票,可增值保值;而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把老百姓“养命钱”扔进尚不规范、问题多多的股市,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理由是前期入市的社保基金大都亏损。笔者认为养老金入市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不是救市上策,因为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扩容过度,即使把全国现有8000亿养老金全部投入股市,也抵挡不了每年近万亿的融资规模。
一,有可能滋生股市内幕交易。推动养老金入市,无疑是管理层在股市“病急”之下抓的一剂“救命药”。然而“养命钱”一旦入市,由于事关社会保障,会不会被赋予只能赢不能输的特权?政府相关部门如果出台利好决策,营运养老金的信托机构会不会先知先觉?这样一来,变相的内幕交易将取得某种合理性,从而有违“三公”原则,而在保证养老金增值的理由下,会不会出现变种“老鼠仓”?在投鼠忌器之下,监管部门也可能出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态度。
二,难以承受扩容之重。2011年以来,新股发行保持每周超10只的发行水平,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是多么的饥渴,更何况这还不包括那些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用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市,显然是只能救命而救不了身体的健康。如果股市的定位功能不纠正,养老金救市也只是杯水车薪。
因此笔者认为,放慢新股发行节奏,改变A股供求关系失衡现状,才是救市上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