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社:中国股市在焦虑和期待中告别2011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0日 18:53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2月30日电(记者潘清 沈而默)30日15时整,A股市场以一波温和反弹,结束了2011年的全年交易。几分钟后,上海股民郑咏琪像往常一样记录好当天的交易明细和市值变化。关闭电脑上的网上交易程序后,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2011年,郑咏琪在股市中的资产损失了22%,这与上证综指的全年累计跌幅基本相当。对于有着10多年股市投资经历的郑咏琪而言,这个结果并不出乎意料,却仍让她感到疼痛。

  和郑咏琪一样,中国股市在焦虑中告别了2011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股市遭遇内外交困。欧债危机、美债危机接踵而至,全球经济复苏脚步受阻。国内CPI居高不下、经济增速下滑。在政策面、基本面的重压下,股市难以止住估值中枢下滑的脚步。频发的“黑天鹅”事件,更令市场雪上加霜。

  有关分析人士认为,经济回落、政策调整无疑是2011年A股熊市的主要原因。

  “中国宏观经济成长性仍维持在9%以上,是世界上增长力最强劲的国家。然而中国的股市却是一塌糊涂,可谓‘熊冠全球’。”经济学家刘纪鹏(微博)在其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慨叹。

  2011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指分别以2199.42点和8918.82点报收。按照收盘点位计算,两市年内累计下跌21.69%和28.4%,跌幅远远超过欧、美、日等主要成熟市场。

  在全年融资总额超过2200亿元的同时,A股市场总市值“蒸发”了逾5万亿元。截至年末,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分别回落至13倍和23倍附近。这意味着这个亚太地区最活跃的新兴市场,基本失去了相对于成熟市场应有的溢价。

  不过,2011年岁末沪深股市走出的一波“三连阳”行情,让中国内地的投资者们对即将到来的2012年仍心怀期待。

  这种期待建立于人们对于估值见底、流动性见底的判断。南方基金(微博)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微博)表示,A股市场曾分别因资金供求极端恶化和经济极端恶化,在2005年11月和2008年10月两度探底。而以当时的估值水平为标准来看,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底部区域。

  “未来探底成功后,市场将呈现震荡反弹格局,而反弹的动力来自政策转向。”杨德龙说,在通胀下行趋势确立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放松力度可能超出预期。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微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何滨也认为,在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A股市场并非毫无机遇可言。海外微弱的复苏力量、国内政策的适当宽松,以及流动性的正向累积都会促成市场的阶段性机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