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能终结这个强盗贵族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9日 04:10  信息时报微博

  □专题策划 林燕辉 徐岚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每一部穿越剧都有着一个或风华绝代人见人爱、或命运坎坷却永远打不倒的主角。

  1997年有红光实业欺诈上市,今有ST大地步其后尘,但是同样的故事不同的结局却令市场哗然,当事人无人获实刑,比起案中造假者被判三年,不仅仅是在穿越更是在倒退;2001年有银广夏业绩虚增十五跌停,今有重庆啤酒疫苗梦碎走下神坛十跌停,踩雷的仍是大成基金,而在这场闹剧中,目前仍然缺乏监管层的身影;2008年拓维信息不惧质疑三次过会终成功,今有八菱科技“带案”过会续写IPO新传奇,拓维信息如今业绩惨不忍睹,同样有着“传奇”故事的八菱科技,又还会给投资者带来怎样的“惊喜”?

  中国股市在这场滥俗的穿越剧中,似乎总有着这样一群“雷人”的主角。

  主角:ST大地

  穿越目标:1997年红光实业

  核心要素:欺诈上市多人被判刑

  点评:一家从股市圈走上亿资金,却以虚增收入来回报投资者的骗子公司,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惩罚?从红光实业到ST大地,十几年来上市公司欺诈发行案的结果却让人不解。红光实业没有因为欺诈上市而退市,ST大地在欺诈上市的犯罪事实得以确认的情况下仍然还在A股市场继续交易。而且当年红光实业的造假者被判三年,ST大地的做局者却全身而退,A股市场的道德底线不仅仅是在穿越更是在倒退,让违法者违法没有成本,骗局结果由全体投资者承担,这无疑加剧了市场的不公。

  过去:1997年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做庄炒股已经蔚然成风。1997年上市的红光实业,上市半年即曝出1997年亏损2亿元、每股亏损0.86元的巨亏,引起市场公愤。真相大白后,投资者才知道自己买进的是怎样一家劣迹斑斑的公司:为了满足上市条件,花费8个月时间将自己1996年实际亏损1.03亿元包装为盈利5400万元,骗取上市资格。证监会声色俱厉地对红光及有关会所、资产评估所、律所及上市保荐机构开出了中国证券史上第一个欺诈上市罪的清单。2000年,红光公司成为我国《证券法》实施后第一家被起诉的上市公司,公司被判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作为主管人员的四位公司领导分别获刑。

  现在:今年12月初,因欺诈上市而名声狼藉的ST大地一帮原高管等来了判决书,但是其结局却令市场哗然。以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ST大地罚金400万元,约为其IPO募集资金的1%;以同罪名,公司原董事长何学葵和公司原财务总监蒋凯西两人被判三缓四,其他两名当事人分别被判二缓三,一名当事人被判一缓二。

  回望ST大地欺诈上市案件,虚增收入、长期隐瞒关联关系、伪造合同虚构交易业务……花样繁多堪称造假上市标本。而在判决发布前的半个月,ST大地刚刚发布公告,称与云投集团签订了股份转让意向协议书,这家理应退市的公司摇身一变受益于彻底的重组。

  于是市场各方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局:云南省保住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资格,欺诈者在制造了巨大的道德风险后全身而退,两位保荐人黎海祥、李迅冬现仍在华泰联合证券担任保荐人,而投资者虽然因股价下跌造成了损失,却在重组的股价上涨中获得了补偿。不过,管理层却可能因此权威扫地。

  主角:重庆啤酒

  穿越目标:2001年银广夏

  核心要素:走向神坛,十跌停VS十五跌停

  点评:在重庆啤酒令人目瞪口呆的戏码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无疑是主要祸首,而为之摇旗呐喊的券商机构,借疫苗概念不断吹嘘的利益推手又是处于何种地位?重庆啤酒的疫苗故事并未结尾,一切待续,只是这场闹剧中,目前仍然缺乏监管层的身影。

  过去:1999年,一向业绩低迷的银广夏出现业绩、股价双重飙升。但事实证明银广夏业绩虚增只是一场骗局,2001年9月10日开始,银广夏连遭15个跌停板,缔造了A股市场首个“传奇”。大成景福基金在2000年三季度以超过20元的价格买入银广夏,持股达到343万股,大成景宏基金持股701万股,大成系损失惨重。此后,大成景宏基金将有重大违规嫌疑、短期涨幅过大的股票列为禁止投资的对象。

  现在:2011年,大成系再次因为重庆啤酒而声名大噪。13年股价累计上涨超过37倍,当重庆啤酒站在83.12元的历史新高时,啤酒这种产品对这只“妖股”已经不再重要。然而“揭盲”结果带来的“疫苗”概念幻灭,却让重庆啤酒在12月8日至12月20日的9个交易日中连续跌停,业界一度猜测,重啤会否超越银广夏成为A股市场第二只传奇股。12月21日重庆啤酒爆发上涨后次日继续上演第十个跌停,23日突然宣布股票停牌,直到1月6日终稿公布后再复牌。

  处于风暴中心的,是重庆啤酒匪夷所思的信披制度。12月15日,大成基金首席投资官刘明再次强硬表示:“(重庆啤酒)这样的信息披露方式以及对市场造成的极端影响此前是没有估计到的。”这是短短一周时间内大成基金第二次针对重庆啤酒的信披问题公开呛声。但是此前重庆啤酒已经拒绝了自己第一大机构股东的停牌和规范信披的要求,表示“公司没有任何根据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与此前被广为诟病的“每月一告”信披风格完全不同。

  而在重重压力之下,公司董事长被提议罢免,或成为这场“套中套”中的第一个牺牲者。而12月21日重庆啤酒突然爆发上涨,不管大成基金是否主导了21日的抛售,在年终规模冲刺战中,大成因重啤一股,在9个交易日内市值缩水就已超过22.34亿元。而这近乎灾难式的亏损,已经引发大额赎回,为增加现金流,大成抛售旗下其他重仓股,招致莱茵生物长春高新等更多个股股价暴跌。

  主角:八菱科技

  穿越目标:2008年拓维信息

  核心要素:上市传奇成股市“新标本”跌停

  点评:正如部分分析人士所言,公司上市只是通过了一项“考试”,在以后季报以及年报公布时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回首拓维信息,今年前三季净利润下滑45.0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样有着“传奇”故事的八菱科技,又还会给投资者带来怎样的“惊喜”?

  过去:历经三次上会的拓维信息,其IPO之路,可谓惊险重重。2007年4月19日,因遭举报公司曾受有关处罚却未正式披露,首次上会被取消审核。一个多月后拓维信息再度上会,针对前次举报内容,拓维信息承认违规操作被公开处理,但受罚部分业务占当年无线增值服务业务总收入比重较低,对公司“发行上市不构成影响”,但修改后的招股资料并未获得发审委认可,拓维信息闯关再次失败。2008年4月21日,拓维信息卷土重来三次上会,但其招股书的真实性又遭到“打假”专家夏草质疑,认为反常的财务指标意味着拓维信息存在业绩虚增的可能。

  不过拓维信息这次却在业界质疑下于2008年4月21日通过审核,3个月后的7月23日登陆中小板,成为当时IPO首个“三次过会”的标本。

  现在:世人再次相信,A股市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是A股首例因询价对象不足而暂停上市进程的公司,是坊间传闻“眼泪营销”终实现上市梦想的公司,还是A股首例董事长“带案”过会的公司……在这么多“辉煌”的头衔下,八菱科技仍然在今年11月上市了,其精彩程度更甚于拓维信息。

  今年4月11日,八菱科技首次IPO过会;6月8日,成为A股首例因询价对象不足而暂停上市进程的公司;10月17日,公司二次过会,当时网上有人曝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顾瑜用眼泪“打动”了众多的发审委委员们;11月4日,媒体曝出顾瑜因涉嫌职务侵占罪已经被南宁公安局立案,立案日期为4月13日;11月8日,八菱科技公告称,调查发现没有证据证明顾瑜存在犯罪事实,并于11月1日撤销立案,公司、保荐人、保荐律师同时公告称对调查过程“不知情”;次日深交所公告上市日期;11月11日,八菱科技上市,以首日62.48%涨幅和92.15%的换手率,继续着它的“传奇”。

  面对这样的质疑,八菱科技居然被安排上市。公司过会后立案、逮捕、撤案各种传闻满天飞,当事者要么矢口否认,要么绝口不提,保荐人民生证券更是拍胸脯保证“有充分理由确信发行人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就连监管部门也是闪烁其词,不但迟迟没有还原事件真相,还在此风口浪尖将公司送上了A股市场,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关于“如何监管、如何平息众怒”“八菱科技上市挑战监管底线”“八菱科技及其保荐人必将载入史册”等等抨击言论屡屡出现在各独立财经人士的微博中,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也许八菱科技成功上市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不上市。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