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收盘,上证指数收报2248.59点,跌42.95点,跌幅为1.87%,成交金额515.90亿元;深证成指收报9190.88点,跌185.40点,跌幅为1.98%,成交金额457.70亿元。昨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共973.6亿元,成交金额与上一交易日(704.9亿元)相比放大约268.70亿元,呈现放量下跌格局。沪深两市共142只股票上涨,2328只股票下跌。
上一轮牛市的最高点2245点是在2001年的6月,十年过去了,沪综指又回到了2245点。回顾十年间各项大类资产的涨幅,股市基本处于垫底位置,不仅距离楼市、黄金和大宗商品数倍的涨幅相去甚远,同样也远差于定期存款,成为物价上涨周期的最黯淡品种。
超常融资:股市难以承受之重
开设资本市场,就是让上市公司来融资的。融资本无可厚非,是优秀企业高成长的快车道,也是资本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但融资应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总目标,应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融资也应考虑市场承受能力,以各方利益共赢为基础,而非一味追求规模的融资大跃进。任何事只要过了一个"度"字,就会物极必反。
截至上周末,仅2009年恢复IPO以来,A股募集总额高达9354.39亿元,居全球股市之首。其中,2009年一共完成129起IPO,募集资金2189亿元,2010年完成338起IPO,募集资金4830亿元,而今年已经完成247起IPO,募集资金达到2335亿元。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IPO的密度与市场点位成正比,只要市场有点热度,IPO密度马上就开始加强,这也是为什么A股反弹走不远、易夭折的重要原因。
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2010年,当年沪综指下跌14.30%,然而IPO和再融资的融资总规模高达10275亿元,较2009年的5115亿元基本翻番,甚至超过了2007年7985亿元的规模。试想一下,2300-3100点的区间所承载的压力超过了6000点时的水平,导致市场的估值体系被硬生生的"压"了下去。而2005年底整个A股的流通市值仅1万亿元,2010年的融资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2005年底时的A股。如果从实际的经济背景来看,我国经济总量居于全球第二,今年美国股市IPO的规模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低于A股的2335亿元,若以美国股市约达GDP130%的总市值来考量,那么A股的扩容速度更令人咋舌。
新股定价:疯狂的游戏
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在所谓"市场化"的旗帜下,新股泡沫愈演愈烈,新研股份甚至创下发行市盈率150倍的神话。疯狂的代价是泡沫的破灭。
定价不合理通常被市场认为是一级市场询价机制不完善的体现,更多的风险只局限于高定价个股的价值回归风险。其实,新股定价不合理对于A股的冲击呈螺旋效应,无形中会加速其他个股价值回归的压力。其逻辑是IPO公司大打概念牌、成长牌,询价机构为了获取配售进行溢价申报,新股高价网上申购,与相同板块的其他个股形成估值差,带动相同板块的个股上涨,新股上市后概念泡沫破灭,新股价值回归带动整个板块价值中枢的回落。无形中新股虚高对于所处行业的其他股票起到的是一个"先拉高、后下砸"的作用。
A股也素来有炒作新股的投机偏好,前几年"新股不败的神话"当属资本市场的一大奇迹。
在A股市场,新股定价因盘子大小而全然不同,小盘股加上"高成长"的故事,往往成为资金疯狂炒作的标的;反观估值合理的中盘股,对于行业景气的担忧会被放大,甚至矫枉过正,以至于形成整个市场资金配置和投资习性的畸形化,价值在A股市场被扭曲。
投资者:急功近利教训深刻
融资过度,新股定价泡沫多,上市公司重融资少回报、信息披露不规范,以及一些保荐人、"股市黑嘴"的违法违纪行为等,固然是致使A股积重难返的主要因素,但值得反思的还有市场参与的买方投资者。
与西方成熟市场以专业投资者为导向的市场结构不同,A股主要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而所谓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并不成熟,抱团取暖、消息博弈、右侧交易的观念往往使机构投资者也呈现出散户效应,使其丧失了稳定市场的功能。同时整个A股参与者的投机偏好明显强于投资偏好,这也是为何新股高价发行、小盘股缺乏业绩支撑却受热捧,因此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明知许多不合理,如不分红、有概念没业绩、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高价发行等风险点,但还是贸然铤而走险,这其间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未来,除了在新股发行节奏、新股发行流程和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外,投资者的教育和风险取向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完善。
魏颖捷
|
|
|